大部分的猫咪从小到大很健康 , 没得过任何小病痛 , 然而去年的一天 , 上午还活蹦乱跳的猫咪 , 下午突然异常喘气、咳嗽 , 精神萎靡 , 送院检查后诊断为严重肥厚性心肌病 , 出现肺积水症状 。
经过药物治疗后 , 多多症状似乎缓和 , 但出院回家后突然后肢瘫痪 , 出现了最可怕的症状——动脉血栓栓塞症 。 主人花费高额医疗费 , 才将他从鬼门关抢救回来!
另一位女网友收养的狸花猫招财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 在被收养将近一年之后 , 因为心脏病猝死 , 离开了刚刚找到男友的主人……
事实上 , 猫咪和人、狗一样 , 也会患上心脏病 , 最常见的就是上述的肥厚性心肌病(HCM,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 简单地说 , 这种致命疾病会让心脏壁和心室增厚 , 心肌扩张 , 早期发现很重要 , 但不幸的是 , 由于猫咪患病后并没有明显症状 , 吃喝拉撒一切如常 , 许多猫直到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才被诊断出来 。
数据显示 , 大约15%的家猫都会得心脏病 , 而肥厚性心肌病则占据猫科动物心脏病问题的80%病例!
缅因猫和布偶猫 , 在基因上HCM的倾向最危险 , 因此 , 这两个品种的猫都有相关基因测试(效果并不显著) 。 同时 , HCM问题在波斯猫、中华田园猫等东方品种和美国短毛猫身上也更多存在 。 养这些猫咪的铲屎官 , 需要特别「留心」 。
不过 , 除了上述高危心脏病品种的猫咪 , 任何猫身上都可能发生HCM , 中年猫咪患病可能性通常也更高 , 但任何猫在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肥厚性心肌病 。
幸好 , 你可以在家做一些事情来帮助你的猫避免心脏病 ,
肥厚性心脏病的病根
除了HCM , 猫咪还有另外两种类型的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RCM, 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和扩张型心肌病(DCM, dilated cardiomyopathy) , 不过它们在猫咪身上已经不太常见 。 扩张型心肌病在1980年前曾非常普遍 , 但自从动物医学家发现牛磺酸缺乏症和DCM之间的联系后 , 如今 , 牛磺酸已被常规添加到商业猫粮中 , 这种疾病在猫身上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 。
但肥厚性心肌病 , 继续缠绕着猫咪 。 肥厚的意思是增厚 , 与身体的其他肌肉不同 , 就心肌而言 , 越大并不越好 , 因此 , 当心脏的壁和心室变得太厚 , 导致心肌生长 , 心脏功能就受到不利影响 。
增厚的肌壁变得不那么灵活 , 左心室再也不能有效地放松和伸展来充血 。 因此 , 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肌肉壁最终有多厚:一些小猫只轻微的增厚 , 另一些则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 随着病情进展 , 心脏的实际结构发生变化后 , 心脏功能受到更大的影响 , 会造成心脏杂音 , 因为心脏瓣膜不会随着心肌的扩张而增长 。 供血不足之余 , 也会导致左心房的血液积聚 , 迫使液体回到肺部和胸腔 , 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
在一些不幸的猫咪身上 , 心脏增厚最终将导致心律失常 , 发生猝死;有些猫则会患上本文开头猫咪多多那样的主动脉血栓栓塞症(FATE) , 也被称为鞍状血栓 。 这是一种血液凝块 , 在主动脉形成后阻碍血液流动 , 通常流向后腿 , 会使猫突然瘫痪 , 给猫带来巨大的痛苦 , 甚至死亡 。
猫科动物HCM的症状各不相同 ,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 患有轻微疾病的猫并不总是有症状;但患有严重疾病的猫咪通常会表现明显的问题 。
猫咪的父母面临的挑战是 , 猫类是伪装的高手 , 包括生病 , 所以直到病情严重到无法活动的程度 , 生病的猫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 , 或者只有非常轻微、并不指向心脏疾病的症状 , 如猫咪倾向于躲起来、少吃或昏昏欲睡 。
推荐阅读
- 狗狗的项圈需要一直带着吗,常见的狗狗种类
- 春茶期间要注意哪些病虫害
- 晚上需要给猫留灯吗
- 仙人掌怎样养
- 仙人球球体腐烂怎么回事,主要是日常管理的疏
- 为什么不能猫粮拌罐头
- 碧螺春水饺
- 茶具要如何保养才健康?
-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对生活重要吗?
- 普通人需要哪些心理学知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