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旧茶园增创新效益

    一、茶园深翻改土, 增施有机肥料 。 改土时间掌握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在离茶树20厘米处开沟, 沟宽30厘米, 沟深50厘米 。 开长沟, 然后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 塘泥30担, 豆麸150公斤, 复合肥30公斤, 尿素10公斤, 磷粉50公斤, 分三层施入, 底层为有机肥、塘泥;中层为豆麸、复合肥;面层肥为磷粉、尿素 。 施肥后再覆土, 以提高土壤肥力, 促进茶树生长 。
    
    二、茶树管理与茶叶采制 。
 
    1、早施春肥, 促茶芽萌发早生快发 。 一般于1月20日前施水肥, 亩施尿素10公斤加腐熟麸肥300公斤兑水20担淋施, 或麸肥采用粉碎后撒入茶园表土层, 亩用干麸肥150公斤, 结合浅耕土并做好茶园培肥工作 。
    
    2、实行早茶早采, 增加茶青采摘次数, 提高茶园单位面积的采茶量 。 实践表明, 实行茶青偏早嫩采和分期分批采摘, 一般在茶芽抽出新开叶5%时开始选采, 到15%时开始大采 。 这样可以提高春茶的采摘次数, 往年只采2次, 而改革后可以采6次, 而且茶青的质量好, 规格一致, 容易制好茶, 从而有效地提高茶园单位面积的采茶量 。
    
    3、改变茶叶加工工艺, 制出好茶, 增创新效益 。 根据一些茶农的经验, 一般以制绿茶为主的工艺, 其工艺流程是采青后稍经短时的晾青、晒青、碰青, 然后直接杀青、揉捻, 最后烘干 。 而单丛茶则因其品种特点和叶大而厚的特征, 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晒青、凉青、碰青(摇青), 方能进入杀青、揉捻, 同时还须团袋, 再进入烘干 。 通过这些措施, 可有效地提高干茶的品质, 效益可明显提高 。
    
    三、加强茶园夏季管理 。 根据茶树的夏季生育特点, 结合茶园实际, 抓好茶园施肥及覆盖工作 。 茶园施肥以施水肥为主, 亩施尿素10公斤冲人粪尿10担淋施, 施后结合浅耕土, 进行浅土覆盖 。 同时做好茶园铺草覆盖, 以离茶树干3-5厘米处覆盖杂草3厘米, 进行全园覆盖, 以降低土温, 减少水分蒸发, 有利于茶树度夏 。 此外还应结合天气条件做好茶园的防旱防渍及病虫害防治 。
    
    四、管好并采制好秋茶, 创全年茶最高效益 。 为实现茶园的经济增值, 首先必须抓好茶园的秋季管理, 采取增施肥料, 以亩施尿素15公斤冲水淋施, 同时施用麸肥30公斤, 这样可有效地促进茶芽的生长发育, 增加茶青的采摘次数 。 其次, 做好茶青的采制 。 秋季气温相对较低, 有利于制好茶, 这也是实现全年茶产量和效益增加的关键环节 。  
     
    五、高质量高标准做好茶园冬季管理 。 结合茶园实际而做好茶树修剪 。 主要是控制茶树高度、延缓树势衰退, 以培养较好的树冠和采摘面, 便于采摘和提高采摘效率, 在茶园进行定型修剪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轻、深修剪 。 进入投产期的茶园, 主要是做好轻修剪, 在冬末春初茶树停止采摘时, 在上年剪口基础上提高2-3厘米进行平剪 。 具体做法:在茶园中以最宽蓬面处下剪, 保留上年春梢和部分夏梢为育芽枝, 并剪除个别粗壮枝、三丫枝、细弱枝、病虫枝、枯死枝、拖地枝等, 促使形成树冠平整, 枝条粗壮均匀, 发芽整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