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在栽培过程中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农药、肥料和环境的污染 。
1、农药在茶叶生产中的污染防治
茶树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把农药喷施在茶树上后 , 一部份滞留在茶树上 , 大部分的农药流失到土壤中 , 这样 , 茶叶中农药污染的来源一方面是茶树叶片对农药的吸收 , 另一方面是茶树对土壤中农药的吸收 。
1.1 农药对茶树的污染防治
据研究表明:农药滞留在茶树上的农药部份沉积在芽叶表面 , 部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由叶表向蜡质层渗透 。 如果农药具有内吸性 , 还可以随植物液输导到其它部位 , 特别是芽梢部 。 农药喷施在茶树叶面上后 , 受到空气的影响、阳光照射、茶芽的生长稀释或雨露淋失会逐渐降解 , 一般在喷药后的1至2d降解迅速 , 尔后速度逐渐变慢 。 不同的农药其化学结构不同 , 滞留在茶树叶片上后的降解速度就不同 。 此外 , 茶树芽梢有生长稀释的作用 , 芽梢愈幼嫩的降解速度愈快 。 因此 , 喷药时要考虑芽梢的成熟度 。
由此可见 , 农药在茶树上的污染防治应从生产的源头做起 , 选用适用的农药品种 , 注意安全合理使用 , 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隔期采摘 , 才能使农药对茶叶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 。 对受农药污染严重的茶树 , 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进行治理:
①国内已研究出应用该农药的专性降解菌株制成复合生物降解菌液 , 喷施在茶树芽梢上进行降解 。 2002年安溪发生一起施用“黑光灯”农药受害事件 , 使用“黑光灯降解液”进行治理 , 效果明显 。
②依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修剪方式 , 能起到生长稀释的作用 , 减少污染 。
③据孙威江、袁弟顺试验研究 , 应用稀土元素、碳酸氢钠和腐殖酸纳进行叶面喷施降解 。
1.2 农药对茶园土壤的污染防治
茶园喷施农药后进入土壤的农药一部份从土壤挥发到大气中 , 一部份可被土壤胶体及有机质吸附而被土壤微生物降解成无毒化合物 , 部份随水分向地表径流或向深层土壤淋溶累积 , 当茶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时被茶树吸收 。 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药一般情况下大部份在耕作层的30cm以内 , 30cm以下的土层残留量较少 。 茶树吸收农药的能力与农药种类、土壤类型有关 , 水溶性农药比脂溶性农药容易被茶树吸收 , 砂质土壤和壤土比黏土里的农药易被茶树吸收 。 因此 ,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与使用的农药性质、施药茶园的土壤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耕作、栽培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 , 但是在茶园土壤中的农药除少部份高毒高残留如六六六、DDT等不易降解而残留外 , 大部份农药可通过挥发、降解或被茶树吸收而逐渐从土壤中消失 。
要防止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 应在安全合理选用农药品种的基础上 , 特别讲究农药的喷施技术 , 尽可能减少农药流入土壤是关键 。
2、肥料在茶树生产中的污染防治
由于化肥生产的原料 , 特别是矿石的杂质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的污染 , 化肥中常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 , 一般来说 , 氮、钾肥料中重金属含量较低 , 而磷肥中尤其是磷矿石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成份 。 据报道 , 磷肥中常含有微量隔(磷矿石约含100mg/kg , 其它磷肥在20mg/kg以下)和铅(含量在100—250mg/kg)等重金属 。 生活垃圾和动物粪便有机肥中也有重金属含量 。 因此 , 长期大量施用同一种肥料或施用含杂质过高的磷肥后会造成茶园土壤重金属逐渐累积 。 过量施用氮肥会使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增加 , 硝酸盐在土壤中会还原成有一定毒性的亚硝酸盐 , 而引起茶园土壤有害物质的累积间接污染茶叶 。
推荐阅读
- 茶树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 茶树低产原因与改造依据
- 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
- 茶具的发展过程
- 成龄茶园的管理
- 小气候对茶树的影响
- 茶尺蠖的综合防治
- 仙人掌烂根原因,仙人掌烂根怎么办-重新栽培
- 茶吉丁虫
- 茶树的简易防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