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泉小品

[明] 田艺蘅 著叙
田子艺, 夙厌尘嚣, 历览名胜 。 窃慕司马子长之为人, 穷搜遐讨 。 固尝饮泉觉爽, 啜茶忘喧, 谓非膏粱纨绮可语 。 爱著《煮泉小品》, 与漱流枕石者商焉 。 考据该恰, 评品允当, 寔泉茗之信史也 。 命予叙之, 刻烛以俟 。 予惟赞皇公之鉴水, 竞陵子之品茶, 耽以成癖, 罕有俪者 。 洎丁公言《茶图》, 颛论采造而未备;蔡君谈《茶录》, 详于烹试而弗精;刘伯刍、李季卿论水之宜茶者, 则又互有同异;与陆鸿渐相背弛, 甚可疑笑 。 近云间徐伯臣氏作《水品》, 茶复略矣 。 粤若子艺所品, 盖兼昔人之所长, 得川原之隽味 。 其器宏以深, 其思冲以淡, 其才清以越, 具可想也 。 殆与泉茗相浑化者矣, 不足以洗尘嚣而谢膏绮乎?重违嘉恳, 勉缀首简 。 嘉靖首简 。 嘉靖甲寅冬十月既望仁和赵观撰 。 引
昔我田隐翁, 尝自委曰“泉石膏盲” 。 噫, 夫以膏盲之病, 固神医之所不治者也;而在于泉石, 则其病亦甚奇矣 。 余少患此病, 心已忘之, 而人皆咎余之不治 。 然遍检方书, 苦无对病之药 。 偶居山中, 遇淡若叟, 向余曰:“此病固无恙也, 子欲治之, 即当煮清泉白石, 加以苦茗, 服之久久, 虽辟谷可也, 又何患于膏盲之病邪 。 ”余敬顿首受之, 遂依法调饮, 自觉其效日著 。 因广其意, 条辑成编, 以付司鼎山童, 俾遇有同病之客来, 便遂荐之 。 若有如煎金玉汤者来, 慎弗出之, 以取彼之鄙笑 。 时嘉靖甲寅秋孟中元日钱塘田艺蘅序 。 源泉
积阴之气为水 。 水本曰源, 源曰泉 。 水本作[古水字], 象众水并流, 中有微阳之气也, 省作水 。 源本作原, 亦作厵, 从泉出厂下;厂, 山岩之可居者 。 省作原, 今作源 。 泉本作[古泉字], 象水流出成川形也 。 知三字之义, 而泉之品思过半矣 。
山下出泉曰蒙 。 蒙, 稚也, 物稚则天全, 水稚则味全, 水稚则味全 。 顾鸿渐曰“山水上” 。 其曰乳泉石池漫流者, 蒙之谓也 。 其曰瀑涌湍激者, 则非蒙矣, 故戒人勿食 。
混混不舍, 皆有神以主之, 故天神引出万物 。 而汉书三神, 山岳其一也 。
源泉必重, 而泉之佳者尤重 。 余杭徐隐翁尝为余言;以凤皇山泉, 较阿姥墩百花泉, 便不及五钱 。 可见仙源之胜矣 。
山厚者泉厚, 山奇者泉奇, 山清者泉清, 山幽者泉幽, 皆佳品也 。 不厚则薄, 不奇则蠢, 不清则浊, 不幽则喧, 必无佳泉 。
山不亭处, 水必不亭 。 若亭即无源者矣 。 旱必易涸 。 石流
石, 山骨也;流, 水行也 。 山宣气以产万物, 气宣则脉长, 故阅“山水上” 。 《博物志》:“石者, 金之根甲 。 石流精以生水 。 ”又曰:“山泉者, 引地气也 。 ”
泉非石出者必不佳 。 故《楚辞》云:“饮石泉兮荫松柏 。 ”皇甫曾送陆羽诗:“幽期山寺远, 野饭石泉清 。 ”梅尧尘《碧霄峰茗诗》:“烹处石泉嘉 。 ”又云:“小石冷泉留早味 。 ”诚可谓赏鉴者矣 。
咸, 感也 。 山无泽, 则必崩;泽感而山不应, 则将怒而为洪 。
泉往往有伏流沙土中者, 挹之不竭即可食 。 不然则渗潴之潦耳, 虽清勿食 。
流远则味淡 。 须深潭渟畜, 以复其味, 乃可食 。
【煮泉小品】泉不流者, 食之有害 。 《博物志》:“山居之民, 多瘿肿疾, 由于饮泉之下不流者 。 ”
泉涌出曰濆 。 在在所称珍珠泉者, 皆气盛而脉涌耳, 切不可食, 取以酿酒或有力 。
泉有或涌而忽涸者, 气之鬼神也 。 刘禹锡诗“沸水今无涌”是也 。 否则徙泉、喝水, 果有幻术邪 。 泉悬出曰活, 暴溜曰瀑, 皆不可食 。 而庐山水帘, 洪州天台瀑布, 紧入水品, 与陆经背矣 。 故张曲江《庐山瀑布》诗:“吾闻山下蒙, 今乃林峦表 。 物性有诡激, 坤元曷纷矫 。 默默置此去, 变化谁能了 。 ”则识者固不食也 。 然瀑布实山居之珠箔锦幕也, 以供耳目, 谁曰不宜 。 清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