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血液病患者最后的希望?

导语:对所有血液病患者而言 , 一旦药物病情无法控制 , 骨髓移植是最后的希望 。 如今 ,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了骨髓库 。 旨在帮助需要的人寻找适合移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 , 但即便可以初步配型成功 , 也不意味着可以进行移植 。
对于几乎所有血液病患者而言 , 一旦他们的病情进展到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地步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 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骨髓移植” , 将会成为他们重获新生的唯一希望 。 而由于志愿者少、配型成功率低等原因 , 很多急需HSCT的患者只能在痛苦中等待 , 甚至在等待中去世 。 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 , 很多人可能会抱有诸如“自己会不会承担费用”、“会不会对身体有害”等看法而不敢踊跃参与 。 但事实上 , 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但对身体没有丝毫影响 , 还可以帮助拯救一条即将消逝的生命 。
HSCT , 血液病最后的希望
生命之河的长久不息 ,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骨髓中的“后备军”——造血干细胞 。 在基因和生长因子的指挥之下 , 造血干细胞会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并分化为人体所需的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后扩散到血液之中 。 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 , 这一过程由于基因、免疫等因素受到了严重影响 , 从而引起难以治疗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甚至是恶性细胞的大量增殖(如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 。
虽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 针对血液病的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 但仍有少数病情危重的患者无法利用药物治疗来使病情缓解 。 对这些患者而言 , HSCT不仅有很高的几率缓解疾病 , 也是能治愈疾病的唯一手段 。 尽管HSCT的成功率并不高 , 患者有时还要经受各种反应的折磨 , 但仍然被认为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
同血液的血型系统一样 , HSCT也需要供者和受者的白细胞相匹配——这可以通过化验白细胞上的六组人白细胞表面抗原(HLA)——HLA-A2、A24、B46、B48、DR14和DR15来实现 。 较为完美的HSCT要求六组HLA完全匹配 , 这样移植进来的造血干细胞会正常行使治疗疾病的功能 , 而不是去攻击受者的身体组织(医学上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 , 即GVHD) 。 如果1组到2组HLA不匹配 , 受者发生GVHD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 但对于某些生命危在旦夕、急切需要HSCT的患者 , 也可以在进行免疫治疗的前提下接受不完全匹配的造血干细胞 。
跨越省界国界的“生命联网”
【骨髓移植,血液病患者最后的希望?】如今 ,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建立了骨髓库 。 和血站类似 , 骨髓库旨在帮助需要进行HSCT的患者寻找适合移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 , 并将从供者身上采集到的造血干细胞移交给医院以供HSCT使用 。 在国内 , 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并无传染病(如乙肝、AIDS)的志愿者都可以报名加入骨髓库 。 加入骨髓库的流程和献血类似 , 只需在献血站进行简单登记、填写健康状况问卷并抽血进行化验即可 。
血样抽取后 , 将被送到当地骨髓库进行身体条件(病原体、自身健康状况)检查并登记配型 , 相关数据会上传到骨髓库联网之中 。 而那些需要进行HSCT的患者 , 将会由医生联系骨髓库 , 上报患者的HLA配型以查找合适的供者 。 初步寻找到供者之后 , 骨髓库会联系志愿者并了解其是否有参与捐献的意愿 。 一旦志愿者同意 , 且初步HLA配型相合 , 就可以进入HSCT的预备环节 。
值得一提的是 , 骨髓库的联网并非仅限于国内 。 一旦外国病人有相关需求 , 国内的骨髓库也会及时进行查找和联系 , 中国患者受助于外国志愿者、外国患者受助于中国志愿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