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幼年的心理创伤?

《二次曝光》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它的不错既是因为它的演员, 也是因为它的剧情 。 影片讲述的故事呈跳跃发展, 美容咨询师宋其是故事中的主线, 她小时候亲眼目睹了母亲被人杀死, 后被参与调查此案的律师刘建收养 。 长大后, 宋其爱上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刘东, 却因养父逝世而意外踏上调查母亲死因的道路 。 童年的创伤令宋其产生了幻觉, 她以为自己杀死了和男友偷情的闺蜜, 撞死了涉案的警察, 从此开始了绝望掩饰的逃亡之旅 。 其实她只是在自己的幻觉中重演了一遍母亲被杀、养父死亡的悲剧人生 。 影片的好坏, 我不想多论, 只是想说明, 因为童年心理创伤导致成年后心理障碍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的就在我们身边, 甚至, 就是我们自己 。

如何化解幼年的心理创伤?

文章插图

【一、什么是心理创伤】
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2000年所发行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T, 简称DSM-IV-TR)对创伤的定义是:个体经历了一种或多种超过其生活经验范围之事件, 这些事件包含严重身体伤害之实际发生或威胁性, 或威胁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或目睹他人死亡或身体伤害的实际发生或威胁性, 而对该事件产生强烈的负向情绪反应, 例如强烈的害怕、无助感或强烈的感受 。
台湾学者陈家雯分别从认知与情绪的角度来定义心理创伤, 她认为"心理创伤"有以下两种定义:
一、认知上的定义: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 很难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赋予意义, 亦难以将该创伤经验整合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 因而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感到困惑, 最后在其生活适应功能上产生失控感 。 如一些被性侵害的女生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抗拒爱情的到来 。
二、情绪上的定义:个体在经历一件突发的、未预期的以及强烈的外界事件后, 会产生强烈的负向情绪反应, 该情绪反应会严重破坏个体因应及防卫的运作, 使个体处于无助状态 。 如地震后一些孩子会持续惊恐并不断地回忆起地震时的事情, 对他们曾经亲近的人表现得感情麻木 。
以上的解释可能过于学术, 大家不一定能听懂, 那我们简单来说, 心理创伤(Psychological Trauma)是指人生遭逢巨变或冲击, 以至于在心理层面产生挥之不去的阴霾 。 例如各种形式的身体虐待、用言语或非言语造成的心灵虐待、不顾忌当事人的成长需要造成的心灵损伤、目睹虐待或暴力事件、长期或极端地被忽略和遗弃、情绪不被接纳、情绪长期受控于他人等等 。
心理创伤与生理创伤相比, 持续的时间更长(有的潜伏时间可以长达几十年), 影响更大(严重的反过来也会影响生理健康), 不易觉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角落), 更加痛苦(比起肉体上的痛苦, 心灵上的痛苦是更是煎熬和折磨) 。
【二、为什么会有产生心理创伤?】
正所谓, 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 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 人生不如意之事, 十有八九 。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 发生各式各样的事件, 可是, 并不是所有的负性事件都会形成心理创伤, 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活 。 那心理创作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来看看以下的三个理论 。
积聚型创伤(cumulative trauma)意指重复发生而具伤害性的事件, 所造成的对重要他人(如:父、母)的信任逐渐瓦解的情况 。 积聚性创伤通常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从婴儿到青少年), 这些具伤害性的事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时, 它会随着时间和发展历程无影无声的累积就形成创伤 。 这是一个由量少到量多的过程, 刚开始只是微小的伤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日积月累, 伤害逐渐加大 。 例如:长期受虐的儿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