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是如何让人上当的?

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中听到不法分子或是江湖游医利用“神药”、“偏方”等行骗被查处的消息 , 在有些时候 , 这些事件甚至导致受骗的患者付出生命的代价 。 不少人在听过之后 , 感到不法分子可恨的同时 , 也会觉得上当受骗的患者不免有些缺乏常识和鉴别能力 。 实际上 , 一次“成功”的医药骗局 , 往往是骗子挖空心思利用人们在这一方面的天然弱点来精心设计出的 , 有些时候 , 简单但却很少有人了解的医学知识 , 也能帮助骗子达到目的 。
“神药”是如何让人上当的
在街头小广告、部分报纸的广告版面 , 或是电视台的各种“养生”节目中 , 都有宣传“神药”的广告出现 。 对于绝大多数受到良好宣教的患者 , 以及那些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人而言 , 这种广告看上去真的是荒诞无稽 , 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为什么有人会上当 。 但事实可绝非如此 , 每次警方和卫生执法部门在查处骗子们之时 , 总会发现相当一部分上当的患者 。 其实 , 这种看似无人相信的广告 , 是骗子们为了最大限度牟利而做出的一种选择;而他们对“神药”的包装 , 则能进一步让目标受骗人群堕入陷阱 。
【“神药”是如何让人上当的?】在互联网世界中 , “尼日利亚王子”电邮诈骗可谓是最出名的诈骗案例 , 盛行了很多年 。 骗子的电邮中往往声称自己是尼日利亚(当然尼日利亚政府早于1991年就已经辟谣此事)等小国的王室成员或高级官员 , 并希望收件人能缴纳一些费用 , 以协助他们转移大额资金出境 , 并许诺以极高回报 。 这个故事听起来可能比“神药”广告更荒诞 , 但依然拦不住不少人给骗子汇去钱财 。 其实 , 骗子荒诞的内容恰恰是为了筛选出那些贪图便宜、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人群 , 以让他们进行进一步操作 , 这样会节省很多行骗成本 。
回到“神药”上来 , 其实骗子利用的何尝不是这种心理呢?“治疗”癌症的“神药” , 往往宣称能够治愈各种可怕的癌症 , 而且费用低廉;“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的“神药” , 则宣称有着能够让患者“几个月内停药”、“彻底摆脱药物依赖”等看上去觉得很美好的前景 。 当然 ,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识破这些宣传的荒谬之处 , 骗子的目标则是那些鉴别能力弱、不缺闲钱的退休老人 , 以及患者危在旦夕、急于治病的患者家属 。
除此之外 , 骗子还会为自己的“神药”大肆包装 , 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来吸引目标人群 。 例如广告中的“XX国进口” , 就是利用了部分人迷信进口药的思维(其实很多国外药企都在国内有工厂 , 它们的很多好药也是“Made in China”);大量堆积“尖端科技”、“最新技术”、“纳米”、“XX肽”等看上去很高深的胡编乱造的词汇 , 则主要是蒙骗对科学了解不太多的患者;有些广告甚至会恶意诋毁疾病的正规疗法 , 百般放大正规疗法的缺点 , 这便是在动摇患者对现代医学、医院和医生的信任 。
有句俗语说“人不可貌相” , 而对药物而言 , 这句话也同样有道理 , 尽管人们不会这么做 。 清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 , 曾经在中国、美国和哥伦比亚进行了两项共涉及近460人的研究 , 结果发现人们往往会主观性地认为外观好看、颜色光线的药片也有着较好的疗效 , 并且不会带来不快的味道[1] 。 这一点当然也会在“神药”中得以体现 , 它们华丽的包装、设计精致(尽管并不总是如此)的药片或胶囊 , 也是吸引人的一种手段 。
为什么受害者会为“神药”辩护?
在有些时候 , “神药”的覆灭也会伴随着一些相当有意思的现象 , 例如曾经用过“神药”、应该属于骗案受害者的患者 , 居然会为骗子做辩护 , 并声称“这个药真的很好”、“它治好了我的病”、“警察一定是抓错人了” 。 而这些情况在医学人士眼中 , 其实还真有合理的解释 。 一般而言 , 这种“受害者反而为‘神药’辩护”的情况 , 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种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