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茶园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春季茶园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当前正值春茶管理时节 , 为确保我县春茶生产的顺利进行 , 搞好二OO六年的茶叶生产工作 , 为此 , 希望广大茶农和茶场 , 应充分利用好春节过后的当前空闲时间 , 早准备、早动手、早管理 , 抓紧并落实好当前的茶园管理工作 。 现将春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适时早施催芽肥
    春茶施催芽肥 , 可以促进茶芽粗、芽壮、芽齐 , 从而增加产量 , 提高质量 。 一般春肥占茶园全年追肥总量的40% , 早施催芽肥可增产7% 。 施肥方法:采用沿树冠直下开沟施 。 春季多雨季节也可干施 。 不论干施、湿施 , 都要边施边盖土 , 以减少肥料损失 。 干施时须注意 , 不能把化肥直接撒施在茶蓬上或集中施下一点 , 以免烧伤叶片和根系 。 施用的肥料是复合肥料 , 还要加施氮肥 , 以利提高肥效 。 为促进春茶早发、多发、齐发、壮发 , 及时施下第一次追肥 , 对提高春茶产量及全年产量关系极大 。 根据我县气候特点及名优茶生产的要求 , 要及时抓住当前少雨水、天气晴朗、茶园土壤湿润的有利条件 , 进行浅耕 , 有利于疏松土壤 , 提高土温 , 削除杂草 , 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 浅耕时间:应在2月底前结束 , 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 , 尽早施下春茶催芽肥 。 催芽肥时间宜早不宜迟 , 要求于2月底完成 , 高山茶区迟的于3月上旬完成 。 低山平地、阳山和早芽种茶园应提早进行 。 在离茶树根部10—15cm处开沟施入 。 据研究 , 每生产50千克干茶 , 需要纯氮5-6千克 。 为了提高茶叶品质 , 应注意配施磷、钾肥 。 三要素配合比例为4:1:1或4:1:0.5 。 常规茶园一般亩施尿素30—35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 , 或腐熟栏肥2000——2500千克 , 施后覆土 。
    二、尽早开园 , 提高经济效益
    名优茶生产是春茶生产的“重头戏” , 是茶叶生产的经济增长点 , 提高效益的突破口 。 首先 , 根据我县春季回温早的有利条件 , 充分发挥“时间差”效应 , 大力运用实用科技 , 围绕“早”字做文章 , 积极尽早开园 , 早采多制名优茶 , 早上市 , 争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 提高市场竞争力 , 赢得市场 。 其次 , 应用喷施叶面肥技术 , 促进春茶提早萌发 , 可选用茶叶特效营养液等叶面肥 , 以促进茶树提早发芽 , 加速茶芽生长 , 达到早采目的 , 第三 , 合理运用修剪技术 。 修剪是茶树树冠管理的重要措施 。 修剪技术的正确运用 , 既能促进茶树生长旺盛 , 经久不衰 , 又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 为了保护越冬芽的生长 , 确保各优茶的早采制 , 早上市 , 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 增加春茶前期产量 , 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 对生产茶园宜改春茶前修剪为春茶后修剪 。 春茶结束后 , 各生产者根据茶园生长势情况 , 于5月上中旬进行一次轻、深不同程度的修剪 , 对幼龄茶园 , 要及时做好定型修剪 。 第四 , 要瑾防“倒春寒 ”现象的发生 。 早春气候异常 , 气温乍暖乍寒 , 这种气候条件对茶园生产高档名优茶极为不利 。 据我们经验 , 凡出现“倒春寒 ”年份的春茶 , 开采期普遍推迟 , 采摘高峰期往往比较集中 , 多数茶叶香气较平淡 , 给名优茶生产带来影响 。 以住我县“倒春寒”多数出现在3月上旬 , 至4月初 。 俗话说:“三九不冷 , 看六九 , 六九不冷 , 倒春寒” 。 由于去年明显暖冬及今年春气候相对偏高 , 极有可能出现“倒春寒” , 为避免或减轻“倒春寒 ”的影响 , 要求各地在早春季节应随时密切注意天气预报 , 及早采取措施 。 对于在3月上旬已萌发芽叶的乌牛早等早生品种茶园 , 要及时采摘 , 以减少冻害损失 。 同时积极做好其它各项工作 , 降低成本 , 提高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