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

普洱茶,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 。 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 。 花腋生,被柔毛 。 苞片早落 。 萼片近圆形,外面无毛 。 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 。 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 。 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 。 蒴果扁三角球形 。 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 。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 。 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 。 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
一、历史传承
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 其中包括历史上经自然发酵而成的普洱茶,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和自然发酵的普洱茶 。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 。 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 。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 。 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 ”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 。 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 。 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 。 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 。 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 。 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

普洱

文章插图

二、制作工艺
1、原料
普洱茶制作,选用的原料不同,其品质也不同,价格更加悬殊 。 其制茶原料分为“人工种植型原料”、“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 。 普洱茶茶青的采收从每年2月下旬至11月中旬都可进行,思、普地区种植的大叶种茶树,一年可发5~6轮,生长期在300天以上 。 由于云南当地的气候特点 。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 。 一般说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的茶品质最好 。
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 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合理留叶 。 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 手工采摘要提手采;机采要保证鲜叶质量,保证无害化,防止污染 。
【普洱】(1)鲜叶分级指标
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30%以下
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40%以下
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50%以下
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30%以下
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50%以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