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茶道-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是通过夸张地演绎泡茶的程序 , 从而达到泡茶美感的艺术境界 。 但是 , 在各种文化现象的冲击下 , 泡茶的演艺过程不仅夸张 , 还有些勉强 。 我对茶艺表演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 求教于网友们 , 希望不吝赐教 , 欢迎参与讨论 。
一、温杯的主要目的是从卫生角度考虑的 。 不同茶具的使用 , 其作用不一样 。
紫砂壶 。 温杯的目的在于提高壶温 , 让紫砂壶的砂质透气孔张开 , 有利于吸味、保温 , 使茶叶香气散发 , 壶的这种透气性还有利于收敛茶叶的异味 。
用紫砂壶比较讲究的人 , 还有个温壶池 , 象托盘一样 , 池里面放满了热水 , 紫砂壶置放热水池中 。 “再洗仙颜”这道表演程序其实是不断重复的 , 即每次给茶壶里加开水 , 盖好壶盖后 , 都会用开水在壶面上浇一遍 。 既是温壶 , 也是洗壶 。 由于有了这道功夫 , 下面的“游山玩水”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 从壶池里把茶壶拿出来 , 壶的底部有水渍 , 可以在壶池的边缘走一遍 , 也可以在茶盘的边缘游走 , 主要目的是为了滤干壶面的水渍 。 作为表演 , 有时动作夸张 , 游走的范围可能更大 。 也有的简化了这道手续 , 从壶池里拿出紫砂壶 , 直接在养壶巾上熨一下 , 就滤干了壶面的水渍 , 使得茶壶出茶的时候 , 不会把壶面的水渍一同倒入杯中 。
对于瓷质的茶具来说 , 由于不存在透气这么一说 , 所以温壶就只有卫生的作用 。 如果瓷的表面温度太高 , 还会烫伤手指 , 喝茶本来是件蛮享受的事情 , 如果被烫得哇哇叫 , 还有什么享受 。
对于玻璃茶具 , 温壶就更不可取了 。 且不说烫手 , “温”的过程还卫生不了 , 毕竟还有手的汗渍在玻璃上 。 从卫生角度出发 , 玻璃茶具不如直接从碗柜或者消毒柜取用 。
二、赏茗是为了看干茶 , 台湾人为了使这道表演程序更好看 , 特意制作了赏茗杯 , 她的样子象一个打破了的瓷碗 。 品茶专家在评茶的时候 , 看干茶叶的过程是用放大镜看的 。 我的喝茶经验告诉我 , 这是多余的!干茶的好坏跟茶叶的好不好喝是两码子事 。 好看的干茶叶只能说明做茶的功夫 , 也就是茶叶师傅的手法 , 这是经验 , 评茶的人凭经验 , 做茶的人凭经验 , 那么这个经验是不是告诉了我们 , 什么形状的茶叶好喝?没有 , 连做茶叶的师傅自己都不知道哪一锅的茶叶好喝!
不论什么品种的成品茶叶 , 都看不出它充满生机的辉煌历史 , 就算通过看茶底 , 看出了它过去是多么的郁郁葱葱 , 优美动人 , 那跟喝茶、品尝茶汤的味道又有什么关系?如果不喝就知道茶叶的好坏 , 那就不用泡茶了 。 如果外形跟茶叶的汤水好坏没有什么关系 , 那么 , 这道茶艺表演就是在懵人 。
楞要说这道表演工序有作用的话 , 那就是征求客人的意见 , 泡什么茶、多少量合适 。 跟欣赏无关 。
三、仙茗入杯 。 对于茶壶泡茶来说 , 把茶叶倒入茶壶 , 速度的快慢、手法姿势的优美 , 跟这个茗(茶叶)一点关系也没有 。 表演中可以把很烂的茶叶当成仙茶 , 用优美的手势倒入茶壶 。 但是 , 别忘了我们最终是喝茶耶 , 花里胡哨的表演不外乎骗人 , 显示茶叶多么的昂贵 。 这就是日本茶道的余毒 , 日本人基本上不分茶叶的好坏 , 他们喝茶是宗教艺术的仪式 , 相当于我们的布道施法术 。 我们不一样 , 我们是把茶饮当美味 , 并不希望从喝茶水获得某种精神净化 。 真是那样 , 喝茶未免也太累人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