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简史,紫砂壶名家( 六 )


对泡茶道茶艺有贡献的 , 除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外 , 还有陈继舒儒、徐渭、陆树声、张大复、周高起、张岱、袁枚、屠本俊、闻龙等人 。
(二)茶礼
中国茶道注重自然 , 不拘礼法 , 茶书对此多有省略 。
(三)茶境
十六世纪后期 , 陆树声撰《茶寮记》 , 其"煎茶七类"篇"茶候"条有"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等 。 徐渭也撰有《煎茶七类》 , 内容与陆树声所撰相同 。 《徐文长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装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瓢烟 。
许次纾《茶疏》"饮时"条有"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 。 又"茶所"条记:"小斋之外 , 别置茶寮 。 高燥明爽 , 勿令闭寒 。 壁边列置两炉 , 炉以小雪洞覆之 , 止开一面 , 用省灰尘脱散 。 寮前置一几 , 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 。 别置一几 , 以顿他器 。 旁列一架 , 巾[巾兑]悬之 。
屠隆《茶说》"茶寮"条记:"构一斗室 , 相傍书斋 , 内设茶具 , 教一童子专主茶设 , 以供长日清谈 , 寒宵兀坐 。 幽人首务 , 不可少废者 。 "张谦德《茶经》中也有"茶寮中当别贮净炭听用"、"茶炉用铜铸 , 如古鼎形 , 置茶寮中乃不俗 。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环境尤其讲究 , 设计了专门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 , 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 。 茶寮的发明、设计、是明清茶人对茶道的一大贡献 。
(四)修道
[明清]茶人继承了[唐宋]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 , 创新不多 。
综上所述 , 泡茶道蕴酿于[元代]至[明代]前期 , 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代]后期 , 鼎盛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中期 , 绵延至今 。
四 杭州径山茶 总说
中国茶道成于唐 , 继于宋 , 盛于明 。
中国茶道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 , 陆羽为中国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创始人 。 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 。 [唐代]茶人对茶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 , 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 。 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 , 历[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 , 历时约五百年 。
点茶道形成于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中后期 , 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 。 [宋代]茶人承先启后 , 创立了点茶茶艺 , 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 。 点茶道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代]初期 , 至[明代]末期而亡 , 历时约六百年 。
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 , 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 。 [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 , 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 。 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中期 , 衰于近代 , 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
中国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 。 煎茶道、点茶道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 , 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线生机 。 [唐宋]元[明清] , 中国的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先后传入日本 , 经日本茶人的重新改易 , 发扬光大 , 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 。 茶道发源于中国 , 光大于日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