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三个层次( 三 )


⑥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 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 , 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
⑦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 , 因材施教 , 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
⑧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⑨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
⑩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 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
(2)教育法律法规
①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 ,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
②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③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
④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 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 , 依法从教 。
⑤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 , 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
⑥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 , 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
⑦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 , 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 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
②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 。
③分析评价保教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
④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 熟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
⑤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 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幼儿、幼儿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
⑥在保教活动中 , 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
(四)文化素养
①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
②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 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 。
③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 尤其是常见的儿童文学作品 。
(五)基本能力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3.具有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信息 , 并运用于保教工作的能力 。
4.归纳内容要点 , 概括中心意思 。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6.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 , 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
7.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 , 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
8.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
9.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
10.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
11.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
12.具有根据保教工作的需要 , 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
13.掌握文体知识 , 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
14.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
15.具有布局谋篇 , 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
16.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
三、考试复习五大记忆方法
(一)列表记忆法
列表记忆法是帮助我们将识记材料恰当贮存、方便提取的一种好形式 , 其主要特点是条理清楚、一目了然 , 方便进行比较分析 , 加强理解和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