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乌龙茶产业的演进过程

茶树群体的演进
明朝崇祯元年之前 , 安溪种茶已遍布内安溪山区千家万户 , 茶农种茶均系采用茶籽直播之实生苗进行种植 , 茶农习惯性称为“菜茶”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繁殖简单、易成活、主根明显 , 但叶形变化大 , 性状不一萌芽期不一 , 芽叶大小不一 , 叶张厚薄不一 , 不便于采收 。 到了明崇祯年间 , 茶树压条育苗方法成功发明 , 茶树繁育方式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 茶树种植开始逐渐向品种纯种化发展 , 特别是二十世纪初 , 茶树繁殖方式相继有了“长枝扦插法”、“短穗扦插育苗法”的新发明 , 使安溪茶区品种良种化纯种化程度得到空前的提高;不但在闽南茶区全面推进行无性繁殖 , 并在五十年代推广至全国各产茶区 。 安溪茶区茶树群体目前全部实现无性系品种群体 。
茶树种植方式的演进
【安溪乌龙茶产业的演进过程】过去(泛指解放前)安溪茶区茶园种植方式大都采用“纵向沟植法”方式种植 , 即在种植时从茶园台面由内向外纵向栽植 。 但这种种植方式易造成水土流失 , 特别树冠大的茶树茶事操作不方便 。 且不利于保水保肥;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 , 种植方式开始顺坡沟条栽法 , 即根据坡度台面大小按行距1.5m左右顺坡挖种植沟 , 表土回沟底(增加茶树生长基础有机质含量) , 然后心土(一般都是红黄色心土)盖面进行定植 , 并在内侧设置排水沟(隔10m左右增设沉沙水池)这样克服了过去水土流失弊端 , 而且方便各项茶事操作) 。
茶园肥培管理的演进
过去茶园肥培管理一般采用农家粪肥、厩肥施用 , 冬天结合深翻、填客土 , 以达到改善茶园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 但由于茶园大多数是坡地 , 肥源输送不方便 , 基本上处于缺肥状态 。 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 化学肥料的推广使用(大多是氨态氮、硝态氮素化肥) , 七十年代推广施用含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 无疑对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加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 但由于长期的施用化肥 , 忽略了有机肥 , 只注重N、P、K三大要素 , 而忽视茶树生长所需的其他多种元素和微量元素 , 致使产量虽然增加了 , 茶叶品质却得不到相应提高 。 进入八十年代 , 随着农村生产机制的转换 , 茶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对茶园肥培管理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 对施用肥料更多的着眼于增施有机肥(含家畜粪肥、饼肥、腐殖酸肥) , 九十年代进而推广施用经过无害化加工的有机成品肥、茵肥、通过肥料施用结构的变革 , 茶园肥料的施用方法和品类日趋合理 , 既能充分满足茶树生长的需求、更为茶叶品质的提高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可*的保证 , 进入二十一世纪 , 以名茶铁观音为龙头的安溪茶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 茶园肥培管理的整体水平势将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增强更合理更科学 。
茶叶初制工艺的演进
查之安溪茶史 , 早期是通过寺僧道观传播的 , 最初的制作工艺是以炒青绿茶为主 , 并延续相当长一段时期 , 到了明朝成化年间 , 安溪县崇信里贺厝乡半岭湖苏良在一次偶然巧合中发现了茶青经摇动会产生叶缘红变 , 茶青红变后能产生花香和甘醇滋味 , 同时经过反复试制 , 掌握其规律 , 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加工工艺技术 , 并将此法毫不吝惜地传授给亲朋好友和邻近村民 。 后来 , 人们为尊崇纪念苏良发明的新的茶叶制作工艺 , 称这种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茶叶为乌龙茶 , 并使这种制作工艺技术相沿成习 , 成为全国六大茶类中的佼佼者 。 首先在闽南地区普及以后又推广到武夷山茶区 , 配以武夷山诸多单丛名种 , 使得武夷岩茶身价倍增 。 随着工艺技术的普及 , 人们开始配套使用相应的工具如竹制、笳、水筛用于晒青凉青 , 弧形圆筛用于手工摇青、木质薄板茶扒用于炒青 , 松杂木茶板及扶手*茶倚用于炒青叶脚初揉 , 焙笼用于烘焙初揉杀青湿茶坯 , 复揉湿茶坯及烘干 , 方块茶巾用于手包揉 , 白布袋子用于脚包揉 。 虽然仍然处于手工制作范畴 , 但由于有上述工具辅助外形条索更加弯曲紧结 ,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 手摇摇青机、手推木盘、揉茶机开始在生产规模较大的茶场使用;进入五十年代逐渐改造成为电动摇青机、电动锅式炒青机、电动瓶式滚筒杀青机;八十年代开始引进使用台式速包机 , 台式平板包揉机、台式手拉百叶式烘箱等 , 由于电动机械的推广使用 , 大大减轻茶叶初制劳动强度、成品外形紧结沉实如珠 。 与此同时政府技术推广部门进一步引导茶农 , 导入先进科技含量 , 在乌龙茶品质形式的最关键工序??做青阶段实行人为创造最佳温湿度条件 , 即控温湿度条件 , 即人为控温控湿做青 , 茶叶品质也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分衍成清香型、浓香型 。 安溪茶农在长达四百余年的乌龙茶生产史上 ,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提高 , 总结出一套完善的乌龙茶制作工艺技术流程 , 概括起来分为三个阶段十八道工序 , 简录如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