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点茶道有着怎样的历史

中国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中叶 。 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明代后期 。 点茶道是继煎茶道之后所形成的又一茶道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并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对高丽茶礼和日本抹茶道影响甚大 。
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 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 (注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 )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 。 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 。 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
(一)点茶道茶艺
《茶录》着重于点茶道茶艺,概述如下:
1.备器
《茶录》记录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匙、茶盏等 。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 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茶录·汤瓶》),汤瓶是点茶的典型茶器 。 特别崇尚建安黑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 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茶录·茶盏》) 。
2.择水、取火
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 取火同于唐人 。
3.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 。 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 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茶录·候汤》)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 。
4.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罗茶、熁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
关于洗茶、炙茶,“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 。 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 。 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 。 ”(《茶录·洗茶、炙茶》)
关于碾茶,“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 。 其大要,旋碾则色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 。 ”(《茶录·碾茶》)
关于罗茶,“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茶录·罗茶》) 。
关于候汤,“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 沉瓶中煮之不可辩,故曰候汤最难 。 ”(《茶录·候汤》)
关于熁盏,“凡欲点茶,须先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 ”(《茶录·熁盏》)
关于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 。 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 。 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 。 ”(《茶录·点茶》)
关于品茶,“茶有真香 。 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 。 建安民间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 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茶录·香》) 。
(二)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 。 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 。 乃复坐 。 饮毕,童子接瓯而退 。 话久情长,礼陈再三 。 "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