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的发展历史

【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的发展历史】作为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 在我国的发展从萌芽到衰落经历了五个时期, 这里来分时期分别详细看看黄茶的发展历史 。
萌芽期:西汉朝至唐之前, 黄芽之名已出现, 主要是出现在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这两种, 蒙顶作为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的产地, 是众所周知的, 关于蒙顶黄芽也是历史悠久, 其人工种植的茶树历史悠久最早的蒙顶甘露是我国最早的贡茶 。 其茶早在唐贡茶之前已经名动天下 。 但蒙顶甘露和蒙顶黄芽具体的产生时间都不明确, 但可以肯定的是蒙顶茶的统称已经出现, 而且至唐初时已经名动天下 。 因为蒙顶茶芽头树梢时有微黄现象, 有可能蒙顶黄芽出现时间不排除在汉已经出现 。 而霍山黄芽纯粹是因为芽头发黄而被称为“黄芽”, 其地方志里也是如此记载, 此地产茶的历史也是汉朝就有记载, 而最早的茶品名称就是“寿州黄芽” 。 汉朝的茶品基本可以肯定都是紧压的团茶 。 工艺上基本上应该是晒青 。 这个时间段谈不上黄茶的出现, 只是“黄芽”这一词的出现最早明确的记载应该是霍山黄芽 。 它的“黄”是指芽头天然发黄, 就如今天的安吉白茶芽头发白一样 。 都是色素缺乏的表现, 是一种低色素茶种 。
发展期:唐宋时期, 黄芽的发展期应该是在这个时间段, 着名的《唐国史补》里是如此记载:“叙诸茶品目:风俗贵茶, 茶之名品益众 。 剑南有蒙顶石花, 或小方, 或散牙, 号为第一 。 湖州有顾渚之紫笋, 东川有神泉、小团, 昌明、兽目, 峡州有碧涧、明月、芳涩、茱萸簝, 福州有方山之露牙, 夔州有香山, 江陵有南木, 湖南有衡山, 岳州有浥湖之含膏, 常州有义兴之紫笋, 婺州有东白, 睦州有鸠沉, 洪州有西山之白露 。 寿州有霍山之黄牙, 蕲州有蕲门团黄, 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 。 ”  书中所记载的“蒙顶石花, 或小方, 或散牙”都有可能是早期蒙顶黄芽的肇始 。 而岳州“浥湖含膏”就是清朝记载的“岳州黄翎毛, 含膏冷”, 也就是今天的北港毛尖 。 今天的北港毛尖属于黄小茶 。 “寿州黄牙”就是沿用唐之前的“寿州黄芽” 。 不过已经由晒青团茶演化为蒸青团茶 。 “蕲门团黄”也是与“寿州黄芽”属于同一产地, 古代同是大别山区的六安州之“蕲州”, 现属湖北英山 。
“唐国史补”记录唐朝最为着名的十四目极品名茶, 也记录了唐最着名的酒类, 可见唐朝最着名的十四款茶里有三种是“黄茶始祖”, 另有一种“蕲门团黄”也存在是黄茶始祖的可能 。 此外, 另有湖南岳阳君山岛, 宁乡大沩山, 湖北的远安鹿苑等地也从唐朝也开始产茶并扬名 。 而上述的蒙顶茶, 霍山黄芽和浥湖含膏三种黄茶始祖都是有文字记载的唐朝贡茶 。 而“霍山黄芽”至宋时, 开始出现了向散茶的演变 。 因为宋朝贡茶地点在顾诸, 其他地方的贡茶数量减少, 出于降低成本, 开拓市场的需要, 两淮开始出现散茶 。 霍山黄芽开始向散茶演变 。
高峰期:明朝, 黄茶的闷黄技术正式出现 。 因为明朝的炒青技术出现, 安徽休宁的松萝茶制法作为炒青的源头, 首先就影响到了霍山地区的霍山黄芽, 但霍山黄芽炒青法下香虽高, 口感也好, 但韵味保存不够长久, 但采用了闷黄技术后, 该茶的韵味更厚更易保存 。 品质更为突出, 将霍山黄芽香高味甜的特色充分的挖掘出来, 同时也解决炒青茶香味易失散, 陈化较快口感较苦涩的缺点 。 此时蒙顶茶也遭受运输上贡茶变质之苦, 后来发现黄变的蒙顶茶也可以优秀, 口味变的更甘和, 韵味依然出色 。 慢慢摸索发展出了一种炒黄与闷黄互相结合的易保存的甘和的茶品, 这就是蒙顶黄芽 。 可以说霍山黄芽和蒙顶黄芽沿着两条不同的演化路径发展出了不同的闷黄技术, 霍山黄芽为了突出自己低色素氨基酸含量高的特色, 朝高甜度高茶香的方向演变, 采用了三锅或者两锅杀青, 高火烘, 湿闷, 延长摊放时间, 缓慢氧化发酵的技术, 使霍山黄芽, 口感接近绿茶, 但内含物充分转化 。 使得茶质保存了绿茶的营养物质, 提高了甜度, 但却没有重火重发酵之弊 。 而蒙顶黄芽充分发挥了蒙顶茶芽紧致的芽头优势, 也为了保持远途运输的优势, 将蒙顶茶采用了三炒三闷的技术, 使得蒙顶黄芽极易保存, 韵味独特, 甘甜平和 。 明朝也是黄茶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此时的霍山地区也出现了新的黄茶品种---霍山黄大茶, 黄大茶的出现是黄茶从贵族茶向平民茶演变的有力证据, 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因为制作程序极度繁复成本高昂, 不适合平民饮用, 而黄大茶采用较为简便的制作方式, 可以大批量生产, 满足平民的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