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 。 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
穿越千年的文化走廊
我们的汽车在滇西的大山中逶迤而行,同车的向导说现在已经进入临沧地区的永德县境内,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 我看着窗外的深山莽林,不时有种穿越感:那千百年前茶马古道上贩茶的马帮,不也是这样一路风尘颠簸和满眼沧桑厚重吗?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种类繁多,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 。 这一条条在云南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的古道,因其道路的重重险阻而不为外人所知,甚至那些编纂史书的人也不愿提及它 。 因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艰险、也最漫长的茶马古道,只能在中国历史的深处,隐隐约约极不自信地延伸着 。 对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尽管史书将更多的文字留给了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但茶马古道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它被人们忽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道穿行的地区过于险峻,即使是从茶马古道上走过的人,也会怀疑下次再走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 。
其实只要对东方大陆的地理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最早通道,是有其必然性的 。 在远古时代,西南的确是中原通向外界的最好的出口,至少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是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假象 。 那时,北边是蒙古草原,更北边则是西伯利亚荒原,而西边是令人生畏胆寒的沙漠,至于东边,则是茫茫的大海,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西南了 。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 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 。 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
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 。 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 。 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 。 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 。 “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 。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 在传播和融合中,多元文化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 。 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 。
推荐阅读
- 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有了新突破
- 中国茶文化兴盛于隋唐年间
- 我国的汉族茶文化
- 中国茶文化的承上启下时期
- 普洱茶膏的历史文化
- 历史悠久的景迈茶文化
- 土耳其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一脉相承
- 云南哈尼族的茶俗文化
- 德昂族茶文化
- 茶文化是一门 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