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青”和炒焙过程的记载加以分析 , 则当时武夷岩茶的“做青”工艺业已形成 。 若再以《武夷茶歌》“谷雨期届处处忙 , 两句昼夜眠餐废”和“凡茶之候视天时 , 最喜天晴北风吹 , 苦遭阴雨风南来 , 色香顿减淡无味”等句所描述的岩茶生产季节和制茶的气候要求相对照 , 则与现代闽北、闽南乌龙茶产区所谓“天、地、人”的做青工艺和经验 , 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
上述史料还说明:所谓“工夫”和“小种”等历来就是武夷岩茶固有品名 , 且沿用至今 。 这又可从乌龙茶的传统销售区――闽南、粤东和台湾的有关品饮“工夫茶”的史料记载得到印证 。 如:
袁枚(1716-1798年)《随园食单》:“杯小如胡桃 , 壶小如香橼 , 每斗无一两 , 上口不忍遽咽 , 先嗅其香 , 再试其味 ,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果然清香扑鼻 , 舌有余甘 。 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 , 令人释躁平矜 , 怡情悦性 。 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 , 阳羡虽佳而韵逊矣 , 颇有玉与水晶 , 品格不同之异 。 故武夷享天下盛名 , 真乃不忝” 。
1832年《厦门志》载:“俗好嗓茶 , 器具精小 , 壶必曰孟公壶 , 杯必曰若深杯 。 茶叶重一两 , 价有贵至西、五番银者 。 文火煎之如暖酒然 。 以饷客 , 客必辨其色香味而细啜之 , 否则相为嗤笑 。 名曰工夫茶 , 或曰君谟茶之讹 。 此夸彼竟 , 遂有斗茶之举” 。
1762年乾隆《龙溪县志》:“灵山寺茶 , 俗贵之 , 近则远购武夷茶 , 以五月至 , 至则斗茶 。 必以大彬之罐 , 必以若深之杯 , 必以大壮之炉 , 凡烹茗以水为本 , 火候佐之 , 穹乡僻壤多耽此者 , 茶之费 , 岁数千” 。
1845年梁章钜《归田琐记》载:“今城中州府官廨及富豪人家 , 竞尚武夷茶 , 最著者曰花香 , 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 。 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 。
1986年郭柏苍《闽产录异》载:“闽诸郡皆产茶 , 以武夷为最 。 即泉漳台澎人所称工夫茶” 。
1801年俞蛟《潮嘉风月记》:“今(潮州)舟中所尚者惟武夷 , 极者每斤白镪二枚六 , 蓬船中食用之奢 , 可想见焉” 。
1899年张心泰《粤游小识》曰:“潮郡尤嗜茶 , 其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 , 奇种、乌龙诸名色 , 其名曰工夫茶” 。
1918年连横《台湾通史》载:“嘉庆时(1796-1820) , 有柯朝者归至福建 , 始以武夷之茶 , 植于桀鱼坑 , 遂互相传植” 。 在《雅堂文集》中又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 , 而与漳泉潮相同 。 盖台多三州人 , 故嗜好相似 。 敬必武夷 , 壶必孟臣 , 杯必若深 , 三者为品茶之要 。 武夷之茗 , 厥种数十 , 各以岩名 。 三州之人嗜之 , 它处之茶不可饮也 。 ”
2、关于乌龙茶工艺形成的年代
从上面所引述的一些清初的有关史料进一步考证:《续茶经》著着陆廷灿于1717年为崇安县令 , 该书成书于1734年 。 《茶说》著者王草堂(又名王复礼另有著作《九曲志》凡十六卷) , 据1751年《武夷山志》记载:“王草堂志版为陆廷灿携去嘉兴原籍” , 说明《茶说》的创作年代当比1717年更早 。 关于阮文锡的生平 , 据《武夷山志》载:“超全欲名阮文锡 , 字畴生 , 号梦庵 , 同安人 。 明末布衣士人 , 清军入关迁居厦禾 , 明亡 , 弃诸生业 , 自称轮山遗枘 , 尔后入武夷为山僧” 。 又据1832年《厦门志》记载:“阮文锡 , 福建同安人 , 1625年生” , 后“闯贼陷京师 , 文锡方弱冠 。 师事工部尚书曾樱 。 辛卯(1651)年曾樱因岛破自刭 。 门人阮文锡冒险出其尸殓于金门 。 十数载后 , 乃逃于释氏 , 名超全” 。 可证阮文锡当在1670年前后到武夷山当了和尚 , 在熟悉武夷制茶实践之后 , 所著《武夷茶歌》十分翔实描述了当时武夷岩茶的采制情况 。 其创作年代也当在1670年前后 。 基于此 , 可以推论 , 乌龙茶工艺形成的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初叶(即明末清初) 。
推荐阅读
- 茶叶深加工工艺的历史演变
- 冻顶乌龙茶的鉴定
- 日铸雪芽|日铸雪芽的加工工艺
- 青海高原上茶马互市的历史
- 红茶制造工艺简介
- 南山白毛茶|南山白毛茶的加工工艺
- 丽江古城的茶马古道
- 滇西茶马古道历史
- 明王朝的茶叶历史
- 选购乌龙茶:望、闻、摸、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