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两金又叫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气味是辛温、有毒 。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全株无毛 。根柱状,长20厘米以上,直径3-7毫米,侧根多而细 。茎直立,基部单一,略带紫红色,顶部二歧分枝,灰绿色,高可达1米 。叶交互对生,于茎下部密集,于茎上部稀疏,线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4-7毫米,先端渐尖或尖,基部半抱茎,全缘;侧脉不明显;无叶柄;总苞叶和茎叶均为2枚,卵状长三角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近平截或半抱茎,全缘,无柄 。花序单生,近钟状,高约4毫米,直径3-5毫米,边缘5裂,裂片三角状长圆形,边缘浅波状;腺体4,新月形,两端具短角,暗褐色 。雄花多数,伸出总苞边缘;雌花1枚,子房柄几与总苞近等长;子房光滑无毛,直径3-6毫米;花柱细长,3枚,分离;柱头2裂 。蒴果三棱状球形,长与直径各约1厘米,光滑无毛,花柱早落,成熟时不开裂 。种子柱状至卵球状,长6-8毫米,直径4.5-6.0毫米,褐色或灰褐色,无皱纹,具黑褐色斑点;种阜无柄,极易脱落 。花期4-7月,果期6-9月 。
产地分布
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栽培或逸为野生广泛分布或栽培于欧洲、北非、中亚、东亚和南北美洲 。模式标本采自西欧 。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 。以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低洼地和粘土不宜栽培,易发生病害 。
文章插图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
直播法,7-8月采收深褐色果实,晒干备用 。南方秋播9月中旬至9月下旬;北方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 。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穴深5-7cm,每穴播5-6颗 。条播,按行距40cm开沟,沟深5-7cm,将种子均匀播火 。播后烧人粪尿,覆土2-3cm 。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间苗、补苗,松土除草,结合追施人粪尿 。现蕾前要增施过磷酸钙 。遇雨季要开沟排除积水 。生长后期要培土,以免倒伏 。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叶斑病,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可喷1:1:150倍波尔多液或克菌丹防治;枯萎病可撤石灰消毒 。虫害有老虎、蛴螬为害 。
气味
辛温、有毒 。
炮制
千金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去壳取仁 。千金霜:取拣净的千金子,搓去壳,碾碎,置蒸器内蒸透,用吸油纸包裹,压榨至油尽,碾细,过筛 。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
逐水消肿;解毒杀虫 。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经闭;疥癣癞疮;痈肿;毒蛇咬伤及疣赘
用法用量
内服:制霜入丸、散,1-2g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醋调涂 。
注意
中气不足,大便溏泄及孕妇忌服 。《品汇精要》:虚损人不可多服 。《本草经疏》:病人元气虚,脾胃弱,大便不固者禁用 。
各家论述
1.《纲目》:续随子与大戟、泽漆、甘遂茎叶相似,主疗亦相似,其功皆长于利水,惟在用之得法,亦皆要药也 。2.《本草经疏》:续随子,味辛气温,而其性有毒,实攻击克伐之药也 。长于解蛊毒,以致腹痛胀满,攻积聚,下恶滞物,及散痰饮 。至于妇人月闭、症瘕、痃癖、瘀血,大小肠不利诸病,则各有成病之由,当求其本而治,不宜概施 。盖此药之为用,乃以毒攻毒之功也 。3.《蜀本草》: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 。4.《日华子本草》:宣一切宿滞,治肺气水气,敷一切恶疮疥癣 。5.《开宝本草》:主妇人血结月闭,症瘕痃癖,瘀血蛊毒,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 。6.《本草正》:逐水杀虫 。7.江西《草药手册》:治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