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名泉 , 江苏镇江“中冷泉”为天下第一泉 , 其特点是富含矿物质 , 泉水倒入杯中 , 水面高出杯口一至二毫米而不溢;江苏无锡惠山之“惠泉”为天下第二泉 , 此泉于唐大历元年开凿 , 元代宋俯刻“天下第二泉”于石上 , 更应了阿炳之曲“二泉映月”名扬天下;天下第三泉 , 在湖北省兰溪 , 以该泉泡茶 , 茶水不生泡沫 , 茶具不长茶垢 , 且茶味甘香;第四泉则在江西上饶广教寺内 , 此泉是唐代陆羽隐居时开凿的 , 因此又名“陆羽泉”;而天下第五泉则在与镇江一江之隔的扬州平山堂大明寺内 , 今建有“五泉茶社” 。 杭州“虎跑泉”之名气 , 我以为多少是沾了龙井茶的光 , 早些年我去杭州时 , 还特别去了龙井问茶 。 龙井茶也是我最喜品的茶之一 , 好茶加好水 , 还需宜兴产的紫砂杯、壶来泡 , 方不坏原味 。 而宜兴的紫砂壶艺 , 也是名扬天下的 , 明朝时制壶高手时大彬烧制的大彬壶 , 现世罕见 。 与之齐名的尚有供春壶也是壶中极品 。 因紫砂壶透气性佳 , 纵在炎炎夏日 , 茶也隔夜不馊 , 此非瓷、玻璃器皿所能及的 。
好的水 , 当然得数泉水了 , 因泉水来自地底深处 , 又经层层天然地物滤过 。 及至地面喷涌时 , 那股清澈清凉、清沁清脾之感觉是无法言述的 。 因闲时喜驾车巡游郊外 。 倒也曾有幸亲见清泉日夜喷涌不息的场景 , 那是在离城市东去三十公里处名曰圌山北临长江的地方 , 山上有一石塔名报恩塔 , 是古时一子为纪念其父母养育之恩而建的 。 (若由上海乘客轮至重庆沿江而上可看见长江两岸的许多风光)山脚有一寺院 , 名绍隆寺 。 由绍隆寺再往西去大概近一公里处 , 便可见那喷涌不息的泉了 。 泉被砌成井的样子 , 有根成人胳膊粗的钢管由青石凿成的井圈接出、泉眼的北面因为泉水不倦不竭的喷涌 , 早已形成了一个池塘 。 附近的村民饮用、洗汰甚至农田灌溉 , 均取自于这的泉水 , 真的是很神奇 。 那水 , 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 近前以手接之入口品尝 , 觉甘而冽 。 以杯盛之 , 满杯口高出些许而不外溢……取出所带产自太湖边的碧螺春茶 , 找一人家借壶、火 , 烧开水后 , 再待水稍凉一些冲泡(水大概冷至八九十度左右 , 因滚开水冲茶会将茶叶冲熟而发不出味);顿觉茶香满鼻、余味深入肺腑 。 隐隐然有绕梁之意……
而那天下第一、二、三、四、五……等等之泉 , 惜因沧海桑田般的变迁只落得个有名而无活水成泉 。 只可观而不可得其原泉之精髓 , 思来甚以为憾!抚今追昔 , 茶道之陆羽遗风 , 竟也飘洋过海去了那倭寇之东瀛 , 并被继承、光大 , 倒成了倭寇的正宗了 。 苦笑苦笑 , 摇头摇头、顿足顿足 , 我们只落得个糟蹋粮食的“酒文化”光大其光矣!
至于壶 , 江苏宜兴所特有的制壶技术与土质 , 决定了宜兴的紫砂壶是泡茶最佳的器具 。 究品茶的境界而言 , 我觉得讲究的还是一种心境 。 心急之人是品不了茶的 , 茶之品 , 在于品茶的同时也是在品尝一种悠闲 。 细细品味—种生活的闲适 。 这点可以从闽南一带盛行的“功夫茶”中找到佐证 。 九六年时在福建厦门、泉州一带专门学着品过 。 那是一种不同于江浙一带的品茶方法 , 小壶配上小盅杯 , 置茶叶于壶内加水后 , 上特制的架上以火煮沸 , 当然这些之外还有一专门的托盘 , 以防溢水在桌上 。 后再倒入小盅 , 起先不明白为何用如此精致小巧之物再配以如此精巧之饮法 , 手提起盅杯、心中立刻也有了股惶然 , 但怕连那小杯亦随茶一道囫囵吞枣般入口 , 至唇边细呡一口 , 先皱眉 , 再咋舌 , 未及置杯于台、便引来主人一片笑声 。 原来这“功夫茶”的饮法殊于我们惯常的饮茶之法 。 “功夫茶”讲究端杯即仰头入口而干 , 若撮唇呡一小口 , 只能尝其涩而不能知其甘 。 于是重又来过 , 犹如手中是杯烈酒般、举起仰头“咕咚”一气呵成 , 片刻 , 喉咙处之甘饴绵绵不绝却又略带些许的甜深达胸腹……其饮法其茶味其感觉 , 当又入另一境界了 。 真正是领略到了“各地各乡风、各习俗、各习性”的说法了……福建所产之茶 , 名世者当数“乌龙”、“铁观音” 。 若去过武夷山的人更当知那世所仅存数株、长于武夷山壁的“大红袍” 。 此茶古来即是“贡品”今更不是我辈所能品饮的了……人生之憾 , 此亦为其一……
推荐阅读
- 款款深情敬茶与敬酒
- 历来针对“客来敬茶”一民俗
- 庐山云雾茶——色香比兰花
- 顾渚香紫笋茶如兰香
- 观音韵——七泡有余香
- 六安齐云瓜片香清色碧
- 饮茶十德
- “淡茶温饮” 有益健康
- 茶道:茶道十八道
- 专家解读喝茶养生6误区:绿茶减肥效果十分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