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发源于中国 , 唐代陆羽所着《茶经》 , 对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火、煎茶、酌茶的程序、规则作了细致的论述 。 是唐代精神把茶从粗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 使它达到理想境界 。 千百年来 , 由于茶人不断积累了经验 , 提高煮饮水平 , 并加以总结上升成理论 , 使茶学很快成为一门显学 , 吸引了不少佛门高僧、学问大师、文人墨客习其事、书其事、咏其事 。 于是 , 茶事不再是一门简单的劳作 , 茶艺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景 。
传世墨宝中 , 留下了许多涉及茶的佳句 。 如西汉《急就章》里 , 有“极柞所产谷口荼”句 , 这是迄今所见在书信中最早出现的荼(即茶字)的 , 《急就章》又是千百年来章草书体的典范 。 唐代高僧释怀素狂草名贴《苦笋贴》中 , 《苦笋反茗异常佳》是目前所见古代墨迹中以“茗”称“茶”的较早的一个范例 , 其笔影至今 。 至于在印章中出现的“茶”字 , 则一直可上溯到战国以前 , 距今已有2000余年了 。
在现存或有关文献记载中可查到的以茶为题材的绘画 , 最早要数湖南长沙马王堆墓葬中出土的西汉时期《敬茶仕女图》 。 唐宋以后 , “品茗”已成为绘画的重要内容 。 如唐代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宋代钱选《卢仝烹茶图》及元代赵子昂《斗茶图》 , 洋洋大观 , 如珠玑般在艺术长河中闪烁 。
茶与墨之所以会结缘 , 一方面两者均为文人墨客清供 , 另一方面都具“清”、“雅”、“质”的美学特征 , 令众多艺术家在这里寻找心灵的净土、思维的绿园 。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对茶与书画的议论十分精辟:“上茶妙墨俱香 , 是其德同也;皆坚 , 是其操同也 。 譬如贤人君子黔晰美恶之不同 , 其德操一也 。 ”分明是以上茶妙墨自喻清高 。
【茶墨缘】徜徉在五千年的文化隧道中 , 把盏之间 , 使人顿悟:澄清的茶汤 , 飘流了迁客骚人的疲惫 , 留住了稚嫩如香片的赤子之纯真 。 一片香叶 , 赋予我们作为人的虔诚 , 又遗传给我们作为生命的谦逊和自尊 。 茶与墨 , 德操同一也;人与茶 , 本质上只有杯里杯外之遥 。
推荐阅读
- 茶禅缘
- 欧阳修与差茶之缘
- 识别白茶的方法
- 黑茶情缘:风生水起说黑茶
- 茶文:与“龙”结缘
- 茶文欣赏:普洱茶缘
- 古诗词中的武夷岩茶发展史
- 茶遇水是缘,亦如人生之情缘
- 与茶结缘 人生灿烂
- 我以为 今生与茶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