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二 )


陆羽所引这段文字并不见于今本《广雅》,且与《广雅》释字的体例不符 。 晋郭亚璞注《尔雅》,未征引这段文字 。 陆德明成书于隋文帝时的《经典释文》,释茶、茗时征引了《埤苍》、《茶字》,也未征引《广雅》 。 笔者认为这段文字是《广雅》(很可能是《埤苍》)的注文,法书之人当是在陆德明之后的某人 。 可以肯定,不是《广雅》的正文 。 (关于这点,笔者另有专文《〈茶经〉“广雅云”考辨》论说)”
这段文字是说:在川东鄂西交界一带地方,采叶制成饼茶,叶老的,则要用米汤处理方能做成茶饼 。 想饮茶时,先烤茶饼至赤色,再捣末设入瓷器中,用葱、姜、桔子作佐料,加入沸水浇泡 。 喝了可以醒酒,使人不想睡觉 。 如前所考,这种以沸水冲泡茶的泡茶法起始不会早于隋代,约在隋唐间 。
《茶经·六之饮》又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乃斫、乃熬、乃炀、乃春、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活焉,谓之阉茶 。 ”这段文字是说,所饮茶有粗、散、末、饼四类 。 粗茶要切碎,散茶,末茶入釜炒熬、烤干,饼茶春捣成茶末 。 无论饮哪种茶,都是将茶投入瓶子和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入沸水浸泡,此称为“阉茶” 。 阉义同淹,阉茶即是用沸水淹泡茶 。 这种泡茶简单方便,民间较流行 。
(二)煎茶法
在汉语中,煎、煮义近,往往通用 。 本文所称的“煎茶法”特指陆羽所创的一种煮茶法,为了区别于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故名“煎茶法” 。 其与煮茶法的主要区别有二,其一煎茶法入汤之茶一般是茶末,而煮茶法用散、末皆可;其二煎茶法汤于一沸投茶,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而煮茶法茶投冷、热水皆可,须经较长时间的煮熬 。
据《茶经》,煎茶法的程序有:备器、炙茶、碾罗、择水、取水、候汤、煎茶、酌茶、啜饮 。
备器:煎茶炙烤茶饼,一是进一步烘干茶饼,以利于碾末;二是进一步消除残存的青草气,激发茶的焦香 。
碾罗:炙好的茶饼趁热用纸袋装好,以免香气散失 。 待茶饼凉了,用碾碾成末,再用筛末大小均匀 。 好的茶末像米粒,不好的像菱角 。
选水:《茶经》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 ”“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 ”“其江水,取去人远者 。 井,取汲多者 。 ”
取炎:《茶经》支“其火,用炭,次用薪(谓桑、桐、栎之类也) 。 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膏木为柏、桂、桧也,败器谓朽废器也) 。 ”《唐才子传》卷六载李约“曾授客煎茶法日:‘茶须缓火炙,活火煎,当使汤无妄沸’ 。 ”缓火又称文火,活火指火之有焰,又称武火 。
候汤:陆羽为烧火煮水设计了风炉和[钅复] 。 风炉形状象古鼎,三足间设三孔,底一孔作通风漏灰用 。 [钅复]比釜要小些,宽边、长脐、有两只方形耳 。 无[钅复]也可用铛(宽边、盆形锅)代替 。 《茶经》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 ”
煎茶:水一沸时加点盐调味,也可不加 。 二沸时,舀出一瓢水,随后用“竹[上竹下夹]”环搅水中心,用“则”量茶末,当中心投下 。 不消片刻,水的波涛溅出沫子,这时用先前舀出的水倒进以止其沸腾,使其生成“华” 。 华就是茶汤表面所形成的沫、饽、花、薄的称“沫”,厚的称“饽”,细而轻的称“花” 。 花似枣花、青萍、浮云、青苔、菊花、积雪 。
酌茶:茶汤如沸,要把沫上形似黑云母的一层水膜去掉,因为它的味道不正 。 最先舀出的称“隽永”,放在“熟盂”里以备育华和止沸用 。 而后依次舀出第一、第二、第三碗,味道要次于“隽永”,第四、第五碗以后,一般就不可喝了 。 《茶经》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 。 ”好茶,仅舀出三碗;差些的茶,可舀出五碗 。 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