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全省人口4000多万,在全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云南是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hù、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依、独龙、满等26个民族,其中白、傣、哈尼、傈僳、佤、拉hù、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怒、德昂、基诺、独龙等14个民族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都居住在云南,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7,边境的少数民族约占边境总人口的2/3,云南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开发祖国西南边疆,共同促进云南的社会进步和繁荣,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经济文化方面,都有可贵的贡献 。 他们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民族,至今居住在云南的少数民族,都保留有各自独具特色饮茶方式 。 置身于这么一个环境中的云南茶文化中心,吸收了蕴藏丰富民族茶文化之精髓,并不断积极与外界交流,形成了展现云南民族茶文化的独具风韵 。
白族三道茶 。 聚居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白族,对饮茶十分讲究,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饮茶方式,自饮茶多为雷响茶,婚礼中为两道茶,招待宾客一般用三道茶 。 一般是第一道苦茶,第二道为糖茶,第三道为回味茶 。
苗族的菜包茶 。 居住在东北乌蒙山上的苗族,有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当地人称“菜包茶” 。 这种茶水,十分独特,饮后既能解除渴,还能解除疲劳 。
德昂族、景颇族的腌茶 。 南德宏州的德昂族,至今仍保留着以茶当菜的原始方式 。 腌茶一般在雨季,鲜叶采下后立即放入灰泥缸内,压满为止,然后用很重的盖子压紧 。 数月后将茶取出,与其它香料相拌后食用 。 也有用陶缸腌茶的,采回的鲜嫩茶叶洗净,加上辣椒,盐巴拌和后,放入陶缸内压紧盖严,存放几个月后,即成为腌茶,取出当菜食用,也有用作零食嚼用 。 居住在德宏州的景颇族还保留着食用“竹筒腌茶”的习惯,这也是一种颇为古老的食茶方式,将鲜叶用锅煮或蒸,使茶叶变软后再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装入大竹筒里,并用木棒压紧,筒口用竹叶堵塞,将竹筒倒置,滤出筒内茶叶水份,两天后用灰泥封住筒口,经二三个月后,筒内茶叶发黄,剖开竹筒,取出茶叶晾干后装入罐中,加香油浸腌,可以直接当菜食用,也可以加蒜或其它配料炒食 。
基诺族的凉拌茶 。 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基诺山的基诺族,有8000多人(基诺族共有1.2万人)他们从古至今仍保留着用鲜嫩茶叶制作的凉拌茶当菜食用,是极为罕见的吃茶法 。 将刚采收来的鲜嫩茶叶揉软搓细,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随即投入黄果叶、酸笋、酸蚂蚁、白生、大蒜、辣椒、盐巴等配料拌匀,便成为基诺族喜爱的“拉拨批皮”,即凉拌茶 。
布朗族的酸茶 。 居住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布朗族有5.8万人,主要聚居在布朗山,以西定、巴达等山区 。 布朗族是“濮人”的后裔,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 。 他们保留食酸茶的习惯,一般在五六月份,将采回的鲜叶煮熟,放在阴暗处十余日让它发霉,然后放入竹筒内再埋入土中,经月余即可取出食用 。 酸茶是放在口中嚼细咽下,它可以帮助消化和解渴,这是供自己食用或互相馈赠的礼物 。
哈尼族的煎茶 。 普洱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清代赵学敏《本草纲木拾遗》云南:“普洱茶清香独绝,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 ”居住在勐海县南糯山的哈尼族至今仍有将普洱茶加重煎服,用以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习惯 。
推荐阅读
- 中国族谱名字辈分怎么排
- 茶具,中国文化的精髓
- 凤凰乌龙茶泡饮
- 荔枝红茶鉴赏
- 贵州金沙:打造中国贡茶之乡
- 走茶马古道 品黑茶古韵
- 同饮中国茶:六大茶类之红茶
- 山东日照:中国最北端的绿茶
- 八闽千姿:福建茶乡新茶事
- 擂茶|擂茶的制作|擂茶菜的制作|各地的擂茶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