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文人野茶馆

       

物以类聚—文人野茶馆

文章插图
         茶有高下之别,馆有文野之分 。 文者华堂密室也,列 珠玑之市,盈罗绮之室 。 明清朝廷茶宴设于乾清宫、重华殿上,琉璃碧瓦,红毯绿帐,自然是“文”茶馆 。 《梦梁录》 载南宋杭州茶馆:“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 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 。 ”布置如此豪奢,这也 当然是“文”茶馆 。 而“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 或对皎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这就是野茶馆了 。 物以类聚,茶人当以馆分 。 什么茶馆进什么茶人,这大体是不错的 。 棋人进“棋茶馆”,牌友进“牌茶馆”,“大街上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 。 ” 这自然是非君子进的,而“为奴打聚,诸行伎工会聚”的 便是“水茶馆” 了,在南宋之际的杭州,茶馆便已细致分类, 三教九流都有其所 。
人事总是相悖的 。 文人有文,而心多向野,野茶馆始 终是文人的一帘幽梦 。 晚明文人文震亨家底不薄,居于钟 鸣鼎食之家,屋宇相连,勾心斗角,曲径通幽,房舍宛然 大观园,然其梦想中的茶馆是:“构一斗室,相傍山斋,内 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 。 ”范仲淹亦官僚亦文人,兜里几个茶钱应当有的,招呼一下司 机或者打个的,到得红楼碧瓦的茶馆面前“踩一脚”,着高 衩旗袍的老板娘兴许亲自笑吟吟地迎迓来了 。 宋代茶风盛于 宫廷,“茶馆”日趋富丽精巧,看前朝之韩熙载夜宴,多么 雍容华美,雕梁画栋,高髻仕女,富贵气息逼人,到这里喝 茶,醉煞人的,可以想见宋时茶风 。 但范老夫子爱野得很, 不往闹里深处走,他镇守青州,却不在繁华地段买地皮,径 于林木幽处清泉当口辟了茶馆,四周古木蒙密,隔绝尘世, 烹茶其上,日光玲珑,独饮为仙,对饮得神 。 白居易野性尤 足,王谠《唐语林》载:白居易每邀人品茗,必出“水泥钢 筋之都会”,直奔城外河渚,祖舟泛于伊水之上,船上设小 灶,灶上安铜甑,径勺江水,自煎自烹,谈兴尽而抚琴,琴 兴尽而赋诗,诗兴尽而酣睡焉,无人摇桨橹,任意江水漂舟, 一去几十里 。 现代作家朱自清不减唐人高致,他曾从都市 “出走”,以“七巧板”当茶馆,月夜邀人,去荒郊野外的玄 武湖里,迎着小风,躺于藤椅之上泛舟啜茗,茶并非好茶, 缺少清甘与清馥之味,但水是白的,风是细的,兴是高的, 意是佳的 。 朱自清的散文清灵绝异,恐怕就是这样得来的 。
物以类聚—文人野茶馆

文章插图

文人是个异类 。 商人寻茶馆是寻高档,越高档越合其身份,恋人寻茶馆是寻幽暗,越是幽暗越便于“动作”,打牌的呢,他们是寻桌子,这“三教”自然都想到闹市寻茶馆, 所寻者不在于茶,而在于馆 。 文人寻茶不寻馆,文人寻茶是寻茶性.茶出身山野,返归山野中自然最能发挥其性情 。 知堂老人深知茶性,“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 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 。 ”文人画家都需要意境, 意境要景,景生境,境生意,意生诗歌散文小说小品文 。 松 涛竹影,明月清风,文人的茶馆便合当在萧竹间,在林泉边, 合当在天人合一的江渚溪流之上,茶与人相契合,意与景 相感应,诚所谓:“吾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水, 自谓与天语而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