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虚胖”的海底捞,“变脸”的呷哺呷哺( 二 )
不过凡事要有个度 。 疯狂跑马圈地过后 , 海底捞的开店边际效益逐渐下降 。 另一矛盾开始显现 , 海底捞偏高的客单价与下沉市场的消费能力并不那么匹配 。 加之全球疫情余波仍在 , “关店”“亏损”等问题也接连向海底捞涌来 。
【疫情|“虚胖”的海底捞,“变脸”的呷哺呷哺】不断下挫的单店翻台率 , 直接击碎了张勇“开店即赚钱”的美梦 。 2020年海底捞的翻台率仅3.5次/天 , 相比2017年的日均5次下跌了30% 。 还有媒体曝出海底捞今年4 月日均翻台率低于3次 , 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值 。
但他在话里行间揭示出 , “一有钱就扩张”是海底捞的使命 , 也是宿命 。 海底捞需要用数据来迎合资本市场的期待 。
这里有必要说下海底捞一贯的成长逻辑——“门店数×客单价×翻台率” 。 在涨价难、翻台率降低的情况下 , 增加门店数成为海底捞增收的最佳选择 。 因此张勇表示 , “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 , 我还会扩张……稳定下来就再冲锋 , 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 。 ”
在扩张方面 , 呷哺呷哺也未闲着 。 2017年到2020年 , 其门店总数分别为759家、934家、1022家和1061家 。 不停地扩张 , 直接导致呷哺呷哺的成本大幅提升 , 其员工成本四年内从8.3亿元上升至14.8亿元 。
并不体面的翻台率也是呷哺呷哺的一大隐痛 。 主品牌翻台率从2018年的2.8次/天降至2020年的1.8次/天 , 子品牌凑凑的翻台率从2019年的4.1次/天下滑至去年的2.9次/天 。 而巅峰时期的呷哺呷哺 , 部分门店翻台率高达7次/天 。
门店数量蹭蹭往上升 , 客单价上涨 , 但真的只是“虚胖” , 并不怎么赚钱 。 这句话可以概括海底捞、呷哺呷哺近一年的市场表现 , 最终凝聚为两家公司对外宣称的那句“业绩未达预期” , 投资者担心的翻台率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
文章图片
下午1点的呷哺呷哺 。 图/欧阳叶萍摄丢失的“初心”
追溯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崛起路径 , 前者讲述了一个高端品牌依靠服务获得高溢价的故事 , 后者走的是一条灰姑娘逆袭之路 。
当海底捞把服务做到“你学不会”时 , 呷哺呷哺干脆放弃服务属性 , 回归到吃火锅这件事上 。 有观点称 , 海底捞是火锅界星巴克 , 走品牌最大化;呷哺呷哺是火锅届麦当劳 , 走效率最大化 。
20多年前 , 原本在拖拉机厂做电焊工的23岁青年张勇 , 同朋友合开了一家海底捞 。 他创新性地把其他行业的服务纳入免费服务范围 , 设有美甲、品茶、擦皮鞋、上网等项目 , 名气越来越大 。
23年前 , 台湾创业者贺光启把风靡东南亚地区的吧台式小火锅引入北京 , 开出第一家呷哺呷哺 。 “小单品+小店”的模式得以快速复制 , 吃完就走、弱化社交属性 , 也提升了翻台率 , 呷哺呷哺慢慢在北京、河北打开市场 。
可以说 ,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都是时代造出的王者 。 首次将服务内容纳入餐饮产品范畴的海底捞 , 击中了第一批中产消费者期待“极致服务”的痛点;呷哺呷哺用“一人食”和平民化的火锅模式 , 一举攻占年轻人的胃 。
而今 , 在消费分化的格局里 ,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似乎都丢失了某种“初心” 。 海底捞抛弃了曾经初心服务的客群 , 呷哺呷哺则忘却了平价、快捷的立足之本 。
明着涨价屡遭网友讨伐的海底捞 , 开始通过新品换旧品的方式偷偷提价 。
今年3月将牛肉粒换成大豆素肉制品 , 从免费变收费 , 海底捞再次被消费者“骂”上热搜 。 1.5元一片的土豆 , 7元一碗的米饭 , 也成为众人吐槽的靶子 , 更有人直言 , “人均消费不到200元 , 去海底捞根本吃不饱 。 ”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疫情|新闻8点见丨德善厨房: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菜,感觉到西安的温暖
- 鸡蛋|冬补三九,宁可不吃肉,也要常吃10种“根菜”,抵御寒冷安稳过冬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
- 店率|悦诗风吟将在中国“大撤店”,撤店率或超80%
- 盒装|牛奶为什么盒装的会更贵?辨别清楚这“3不同”,再买就会挑了
- 泰恩·米霍安|59岁的披萨外卖“小哥”潜水送披萨,最喜欢看到顾客惊讶的表情
- 消费者|“网红”蛋糕放心吃!深圳发布2020年10款蛋糕产品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