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煎饼里的齐鲁文化密码
【 李清照|煎饼里的齐鲁文化密码】煎饼,朴实无华却能包容万物,犹如山东人的胸怀。节俭、实诚、勤劳的优良品质,也被山东人摊到层层叠叠的煎饼中——
煎饼里的齐鲁文化密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河南登封高村宋墓出土的壁画烙饼图
□ 本报采访人员 卢昱
长久以来,“煎饼卷大葱”似乎是山东人饮食的标配。
大葱再美,也需煎饼搭配。山东的大葱与煎饼,在南北文化交流中,交替影响,彼此成就。在车马慢的年代,山东人闯关东也好,走津京也罢,有很多人的行囊里装着卷起的煎饼。烟火散去之后,一张张煎饼,到底蕴含着几多齐鲁文化的密码?
“前火食并”即煎饼
其实,煎饼并非山东独有,北方多地有各类煎饼;在山东,也只有部分地区的人们常吃煎饼。
在以煎饼为主食的地区,有很多关于它起源的传说。比如煎饼源于远古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孟姜女哭长城时带着煎饼,可能是诸葛亮行军时发明,也可能与黄巢起义有关,还可能是明初山西移民带来……
追溯煎饼的身世,有着漫长的进化之路。作为颇具历史感的面食,煎饼因难以保存,只能在考古出土的器物、壁画或者传世文字中,寻得蛛丝马迹。
古时煎饼虽无实物,制作煎饼的工具——鏊子,却可能存留下来,成为历史的物证。借助考古学资料,人们对煎饼的源流,有了相对清晰的认知。
1981年春,考古人员在河南荥阳青台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不少盘形陶器,难得的是其中一件完好无损。这件陶器呈覆盘状,有三个瓦片形足,器表光滑,内壁粗糙且黏附一层厚厚的烟炱。其使用方式应为盘口朝下,三足着地,在盘下生火,于盘面上制作食物。专家考证认为它即沿袭了几千年,现今仍然使用的烙制食物的工具——鏊子,因其质地为陶,称之为陶鏊。
实际上,青台遗址陶鏊的形态已比较成熟,从物质文化的发展规律来看,显然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化,此前应还有一个漫长的起源发展过程。
之前,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先民在饮食上走的是一条“粒食”之路,即把粮食去壳后直接蒸煮食用,而把粮食捣压成面粉,再用其制作食物,是秦汉才较为普及的事。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陶鏊的发现和确认,无疑表明“面食”传统非常久远,“我们由煎饼的研究认定新石器时代就有烙煎饼的陶鏊,说中国古代没有面食传统的观点不攻自破。”
陶鏊上烙的食物,在食材、薄厚程度上,与当下的煎饼应有几分基因上的重叠。
1500年前,煎饼逐渐在山东流传开来。北齐高祖皇帝以“卒律葛答”为谜面,让人猜谜。“卒律葛答”是突厥语,译成汉语是“前火食并”,“前火”和“食并”正好组成“煎饼”二字。北齐据有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君臣都以煎饼相戏,足见山东已食用煎饼。
古时,山东频遭战乱。人们在遭遇变故之时,常将一些物品埋于地下。在窖藏中出土的鏊子,一般形体较大,是具备使用价值的实用器,有些窖藏中甚至发现多件鏊子。“在临沂市沂水县姚店子镇苗家庄村,发现了辽金时期的窖藏,其中便有与当下形制大体相同的铁鏊。这说明山东煎饼的形状,在当时已初步定型。”临沂文史学者苗延年分析。
“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淄川文史研究专家李祖炬介绍,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煎饼赋》中如是写煎饼的形色香味,“蒲老先生还说,如果换成荞麦面糊,煎饼的颜色就会像洁白的丝绢光彩闪耀;要是掺入高粱面,就会像西山落日,余晖映照,晚霞升起。”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高校|广西这所高校湖里捞出8000斤鱼,免费请师生吃!
- 牛奶|手撕包菜咸香可口,口感脆嫩贼下饭,家里经常做
- |葱蒜风味的香烤吐司条,外脆里嫩,鲜香又解馋,孩子爱吃的美食
- 烙春饼|这样做的春饼,皮薄如纸还不容易破,一招搞定,家里人都夸厉害
- 糯米粉|天冷试试这早餐,比煎饼健康,比包子香,5分钟搞定,又香又糯!
- 花生油|当每次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我脑海里都会出现这道菜
- 小酥肉|年夜饭必备小酥肉,外酥里嫩,满口肉香
- 面包|东北人的“年货”8大件儿,“猫冬”就得准备,家里都得有点存货
- 鲜姜|买到了心心念念的宁夏滩羊却不会做,看这里分分钟馋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