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东山烧酒

胡开全/文 图片由作者提供
钟家老烧房位于双林7组(现属十陵街道千弓社区) , 占地约40亩 , 村民40余家 。 原来全是钟氏人家 , 以酿造烧酒出名 , 有“先有老烧房 , 后有西河场”的说法 。 现在还有朱家烧房、钟家烧房、林家烧房等地名 。 其中钟家、朱家、林家各有两处烧房 , 说明烤酒技术具有一定的门槛 , 并不普及 。
先有老烧房 , 后有西河场
客家人最初生产白酒 , 主要满足祭祀、饮用、售卖、制白醋等需要 , 敬神与生活两不误 。 传统的烧房使用东山出产的玉米作主原料 , 有的配点高粱 , 产的酒数量大、度数高 , 品质较好 , 到成都销售后反响不错 , 被成都人统称为“东山烧酒” , 于是除自家使用和就近销售外 , 整个东山地区的烧房都扩大了产量 , 运到成都紫东街交易 , 产地通称为更文雅的“东山烧坊” 。
烧房和老房子或大院并不在一起 , 这是酿造工艺决定的 。 自家蒸酒是冬季蒸醪糟 , 又叫“甜酒” , 实际一年四季均可制作 。 先用冷水将糯米浸泡8至10个小时 , 滤干 , 倒入木(竹)制蒸笼中蒸熟 , 将糯米饭倒入簸箕中加少许水用筷子赶散 , 凉到以手感觉不烫为宜 , 撒酒曲子粉和匀 , 倒入瓦缸(坛)中 , 在里面用手做一个小窝(俗称“打井”) , 再倒入少量的已和好的曲粉水盖上盖子密封 , 用棉絮、谷草包裹保温发酵 , 数天后就成醪糟了 。 做醪糟要掌握好酒曲的多少和发酵时间 , 酒曲放多了或发酵时间太长了 , 酒味就会浓烈 , 这样的醪糟很“醉人” , 但酒精度数非常低 。 中间某个环节操作不当 , 醪糟发酸 , 就失败了 。
烧房的面积要比家庭厨房大得多 , 因为玉米等原料要事先发酵 , 再上甑蒸 , 利用酒精沸点低的原理 , 将酒精从粮食中分离出来 。 烤完酒的粮食叫酒糟 , 有浓烈的味道 , 这是烧房通常离住宅比较远的原因 。 酒糟堆放在一旁 , 可以用来喂猪和家禽 , 客家人发觉用粮食酿酒售卖 , 就已经开始赚钱 , 还赚了一批酒糟作饲料 , 有条件的非常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
在酿酒的过程中 , 农民发现酒糟里面粮食的淀粉减少 , 转化成了酒 , 于是称酒为“粮食精” 。 喝酒的人常用味道是否寡淡、有没有水味来形容烧酒的好坏 。 而大量收购烧酒的人 , 为鉴别东山烧酒的好坏 , 总结出多种检验酒的方法:一看堆花 , 用葫芦做的勺子 , 舀一瓢提起来再倒进酒缸里 , 若冲起的小泡堆成堆且散得快 , 则说明是好酒;二看陈色 , 舀一碗酒放在光线好的地方 , 用谷草沾一滴菜油滴进酒里 , 若菜油沉底 , 则说明酒比油轻 , 纯度高(约60度);三看打火针 , 用打火的捻子浸泡酒后 , 点燃 , 将里面的酒燃完烧干后 , 再点捻子 , 仍能点燃 , 这就是成分最好的酒(60度以上 , 水分极少) 。
“打平伙”喝“转转酒”
烧酒的用途很多 , 对于“讲礼”的客家人而言 , 是生活必需品 , 首先满足祭祀之用 。 罗振玉在《殷虚文字类编》中考证 , “卜辞所载之酒字为祭名 。 考古者酒熟而荐祖庙 , 然后天子与群臣饮之于朝 。 ”客家人固守《家礼》 , 每年办“蒸尝会”和过年 , 都要用酒在坟头和祠堂(或堂屋)祭祀先祖 。 举行仪式时 , 法师常用语有“瓶中有酒、开杯尊献 , 信居前程 , 酒斟初献、二献 , 三献下车之酒 , 下车下马之杯 , 斟酒元满三献 , 礼不重斟 。 ”
其次是满足了客家人好饮的习俗 。 只要经济情况允许 , 人们总是找各种理由喝酒 。 有些理由是必需的 , 要提前做准备 。 比如逢年过节、拜师、开业(工) , 这些时候喝酒是遵礼、守礼 。 其次是高强度的劳动 , 要慰问劳动者 , 保证劳动者身心愉悦和工作认真 , 如东山客家人最为看重的种水稻 , 就要办丰盛的“栽秧酒”“薅秧酒”“打谷酒” , 主人买叶子烟、打烧酒、割肥肉、杀雄鸡 , 待工人热情 , 办酒席丰盛 。 工作期间工人一天吃五餐 , 上、下午要“打幺台” 。 “打幺台”都是煎饼、糍粑、蒸馍加茶水 , 半晌午(上午11时)、半下午(下午5时) , 由女主人送到田边 。 午饭酒稍饮 , 晚餐酒尽性 , 一醉方休 。 这是很古老的民俗 , 明蜀王《郊行》诗就描写过这一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