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山里的鸡枞:腾冲人舌尖上的宝藏

天上一声雷 , 林间万物生;
鸡枞探出头 , 引来拾宝人;
见窝就敲敲 , 赤脚满山跑;
鸡枞有不有 , 全凭缘伸手 。

气候|大山里的鸡枞:腾冲人舌尖上的宝藏
文章图片

小暑过后 , 时不时有惊雷响起 , 渐渐变热的气候伴着雨水的到来让万物迅速生长 , 山间田坝苍翠欲滴 , 腾冲大山里的山珍们也破土而出 , 在草丛里、大树下调皮地藏猫猫 。
鸡枞在中国已有2000年的食用史 。 明代杨慎曾把鸡枞菌比作仙境中的琼汁玉液 , 其质地细腻 , 兼具脆、香、鲜、甜等风味特色 , 品尝一次 , 终生难忘 。 据传 , 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最爱吃云南的鸡枞 , 每年都要由驿站飞骑传递迸京 , 熹宗只舍得分少许给宠妃和独揽大权、称为九千岁的太监魏忠贤 , 连正宫娘娘张皇后都无福品尝 。

气候|大山里的鸡枞:腾冲人舌尖上的宝藏
文章图片

雷雨过后 , 鸡枞破土而出 。 刚从大山里走出的鸡枞 , 鲜味尚存 , 远远地就能闻到鸡枞的清香味 。 母亲一直都是找鸡枞的能手 , 跟她走必有收获 。 我总是争强好胜地走在前面 , 母亲总是像窥得天机一样的为我指路 , 可每次都是我走过了 , 一回头看到母亲在后面撬鸡枞 。 母亲告诉我:记准了鸡枞窝和鸡枞出的时间 , 你就要扒开土摸一摸 , 也许它已冒出了一点点 。
老人们常说 , 同一窝鸡枞 , 每一年出的时间都相差不到一周 。 发现鸡枞要悄悄地撬 , 不然把“鸡枞娘娘”吓跑 , 明年就不出了 。 鸡枞按种类可分为青鸡枞和白鸡枞 , 按出的特点可分为窝鸡枞、独鸡枞、走马鸡枞和“指手鸡枞”(也叫 “指路鸡枞” ) 。 窝鸡枞一出就是一大攒 , 而且地点固定 。 因此 , 腾冲人也会把一个人或一群人经常在的场所戏称为 “鸡枞窝” 。

气候|大山里的鸡枞:腾冲人舌尖上的宝藏
文章图片


气候|大山里的鸡枞:腾冲人舌尖上的宝藏
文章图片

山里的精灵——鸡枞
鸡枞是一种神奇的精灵 , 带有无限传奇色彩 。 并不是所有人到山上去都能找到鸡枞的 。 找鸡枞凭的是机缘、本事和勤快 。 相传五行带火的人撬过的鸡枞窝就败了;被人看到过的鸡枞长不大 , 用手摸过的鸡枞不会开;鸡枞窝里常有一种白蚁 , 人称“鸡枞狗” , 撬完鸡枞要把窝埋起来 , 不然“鸡枞狗”跑了就不会出鸡枞了;如果你与鸡枞无缘 , 那便是踩着过也不让你看见 。

气候|大山里的鸡枞:腾冲人舌尖上的宝藏
文章图片


气候|大山里的鸡枞:腾冲人舌尖上的宝藏
文章图片

从前有一户穷人家 , 床底下、厨房的水缸边、门槛下到处是鸡枞窝 , 这些鸡枞让这家人的生计得以维持 , 后来 , 他家慢慢富裕起来 , 在原来的地基上重新建了新房 , 之后他家里就再也没有出过鸡枞 。 有的人说鸡枞本是灵物 , 动了地气便是动了灵气 , 自然就不会出了;也有人说 , 鸡枞有灵性 , 为救济而来 , 成之则去 。 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 几个找鸡枞的人在大树下打瞌睡 , 梦中见到一群娃娃在身旁跳来跳去 , 还捉弄他们 , 醒来发现找来的鸡枞不见了 。 还有人去找鸡枞的时候会被山卖了(迷路) , 只要把鸡枞倒掉 , 自然就走出去了 。
然而 , 高手自在民间 。 民间也有“鸡枞王” , 他们掌握着大自然的规律 , 清楚哪座山哪个地方哪个节令会出鸡枞 , 什么“小暑白露”“白露鸡枞”“火把鸡枞” , 他们心中明镜似的 , 能画出细致的地图 , 拥有自己的 “私房鸡枞窝” 。 每年凭此“鸡枞定律”收获满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