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味|【方志广东】粤故事:齿颊留香杏仁饼
杏仁饼并非用杏仁制成,而是以绿豆粉为主要原料,因饼有一股淡淡的杏仁味,故名杏仁饼。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发源于中山石岐,后来逐渐流传到澳门等地。
文章插图
咀香园杏仁饼饼模(来源:中山市文化馆)历史源流
文章插图
咀香园(来源:中山市文化馆)
文章插图
齿颊留香(来源:中山市文化馆)咀香园杏仁饼由中山兴宁里萧友柏家的婢女潘雁湘创制。潘雁湘(1880—1954年),原籍顺德大良。幼年丧父,家贫,随母在地主家为婢,学得一手制饼的好手艺,后来到石岐萧友柏家为佣。潘雁湘制饼时,用绿豆去壳、晒干炒香后,磨研成粉,混以油糖,中心夹一片用糖腌制过的肥猪肉,用饼印压制成饼,经焙、烘、焗等工序烤出饼食,入口甘甜酥松,令人齿颊留香。
文章插图
咀香园杏仁饼(来源:中山市档案馆)此后萧友柏筹集资金,雇请潘雁湘为师傅,在石岐兴宁里八号萧屋里开设工场,因萧友柏又名萧咀,加上这饼有杏仁味,1918年正式以“咀香园杏仁饼家”挂牌经营,专制杏仁饼出售,产销两旺。
文章插图
传承人卢炜森制作咀香园杏仁饼(来源:中山市文化馆)1935年,咀香园杏仁饼获美国檀香山国际食品博览会“金鸡奖”。2006年,“咀香园”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09年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工艺
文章插图
咀香园杏仁饼制作(来源:咀香园杏仁饼有限公司)咀香园杏仁饼的制作工艺历经百年,但基本工艺流程得到了保存,饼模还沿用传统的木印,只是在动力和燃料方面进行技术改良,并减少产品含糖量。今天的杏仁饼,不但保持香醇浓郁、入口即化的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制作、包装更符合卫生要求。
【 杏仁味|【方志广东】粤故事:齿颊留香杏仁饼】
文章插图
制作杏仁饼的饼模、敲粉棒(来源:中山市文化馆)(作者单位:志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孙林 李学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杏鲍菇|鲜味十足,口感和肉相似,酱汁杏鲍菇比肉还好吃
- 烤鸭|制作烤鸭,如何选料才能做到更脆皮?
- 葱爆羊肉|冬天最适合吃羊肉,教你8种羊肉做法,滋补暖身,鲜香味美,好吃
- 三口|假期三口之家午餐晒圈火了,简单营养又美味,花钱不多家人吃得香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徽城镇|40元/斤!这种时令菜超火爆!采挖大户一天收入超3000元→
- |葱蒜风味的香烤吐司条,外脆里嫩,鲜香又解馋,孩子爱吃的美食
- 杏仁|软心拉丝的牛扎酥双重口感,嘎嘣脆倍儿香,好吃到停不下来!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馒头|泡椒春笋炒肉片:色香味美,好吃又下饭,居家必备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