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酱油股打酱油( 二 )


但是在2020年7月30日 , 胡润排行榜发布的《2020胡润中国10强食品饮料企业》中 , 海天味业名列第一 , 几乎是它后三名价值的总和 。
它后面三名是伊利、双汇和飞鹤 。
对于这个现象 ,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评价为“比较有趣” , 胡润认为这是“投资者在‘后疫情时代’的关注方向:刚性需求” 。
我们可以读出他的潜台词:这只是资本炒作的高潮 。


中炬高新股价表现(2016年1月-2020年9月)


纵观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三支酱油概念的龙头股 , 在2019和2020年间业绩表现优秀 , 营收和利润增长基本维持在20%左右 。 特别是海天味业 , 在过去多年都保持了每年20%左右的净利润增长 。
投资者通过观察酱油公司过去的业绩表现 , 给行业预设了一个大饼 , 期待的是持续稳健增长的、完美的慢牛局面 。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资本的热情变成了癫狂 , 慢牛变成了快牛 。
02 “酱油故事“难再讲

业绩撑不起高预期 。
2021年1月 , 海天味业股价超过150元 , 市值离7000亿仅有一步之遥 。
当有人已经开始猜测其是否成为下一支万亿股时 , 它走进了下行通道 。 市值在半年多的时间内一路腰斩 , 降至3600亿元左右 。
这不是海天味业的个别现象 , 而是酱油股的集体降温 。
千禾味业由2021年最初的35.54元 , 半年内下跌超过50% , 跌至15元左右;中炬高新则在2020年8月 , 达到市值最高点的81.3元 , 此后一年内又迅速跌到30元左右 , 下跌超过60% 。
故事的难以持续 , 首先缘于酱油企业的业绩并没有达到资本的期望 。



2021年 , 海天味业营业收入250亿元 , 净利润为66.71亿元 , 数据好看 , 但是两者的同比增速分别为9.71%和4.18% , 近十年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 。
千禾味业的业绩数据也是近些年来的低谷值 , 中炬高新的营收和净利润甚至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双负增长 。
实际上 , 纵观长期以来酱油企业的业绩 , 虽然增长较为稳定 , 但是增速不快 , 鲜有超过20%的年份 。 这样的业绩特征很难持续支撑高市盈率 。
第二 , 业绩增长得迟缓 , 也是国内酱油市场总量天花板渐现的必然结果 。
中国酱油的黄金发展时期出现在2005年至2015年 , 十年间产量从200万吨左右飙升至1011.9万吨 , 累计涨幅超过400% , 年复合增速高达17.68% 。
自2016年开始 , 由于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需求渗透饱和等各方面因素 , 酱油产量逐渐下滑 , 到2018年降入谷底 , 仅为575.65万吨 。 虽然之后有所回升 , 但仍未达到五年前的产量水平 。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 , 龙头企业产量总体处于较低增长速度 。 海天味业酱油产量年平均增速在12%左右 , 中炬高新产量增速相当 , 甚至在2021年产量出现负增长 。
酱油增速不快的原因和它市场大而稳定的原因是一样的:每天都要用 , 但用量不会太大 。
毕竟 , 用量大了就不叫调味品了 。



此外 , 酱油在价格方面的增速也是较为缓慢——企业涨价困难 。 我国酱油零售价约为每吨6505元 , 2015—2020年均价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为2.5% 。 到2021年 , 海天味业曾经对旗下酱油、蚝油等部分产品出厂价格提价3%-7% 。 这时 , 距离海天酱油上一次涨价已经过去五年之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