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营级野战餐车【面包|苏军的黑列巴“名扬天下”!德军当时也有黑面包,味道又怎么样?】而像德式黑面包这样的“冷食” , 则一般会作为德军的早晚餐 , 或者在行军中的便携式套餐 , 毕竟它无需烹饪即可快速食用 。
不过 , 也许德国人的黑面包只有“德国胃”才喜欢 。 当年拿破仑就曾经多次公开表示:对德国黑面包十分厌恶 , 认为这种黑面包只适合给他的马吃 。
德军野战情况下行军途中的伙食 , 通常会由各支部队的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 , 一名士兵的配给量约为:新鲜黑麦或者白面包750克(这里只提面包 , 还有肉和蔬菜等其它食物) 。 行军中的德军士兵每人每次可以领取三到四份 , 也就是三四天的口粮 。
领“粮草”的德国士兵另外除了那种新鲜的黑麦面包外 , 德军的日常配给中还会出现另一种“干面包”:
其实“干面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饼干模样 , 不过实际上它确实是面包的制作方法 。 这种干面包会根据品类的不同 , 一般是125克至250克一人份 , 通常会以纸和罐头包装 。
不过当时德军官兵好像对这种“干面包”并不喜欢 , 很多人形容它的口感和硬纸板差不多 。
和东线德军情况不太一样 , 北非军团当时的作战环境会特殊一些 , 毕竟很多食物在热带气候下很容易变质 。
用餐中的隆美尔因此 , 当时北非军团的德军便被迫以黑面包及干豆 , 来取代他们已经吃习惯的土豆和白面包 。 北非德军的主食同样有面包 , 像隆美尔当时每天的饮食 , 就是吃一些干面包和罐头 , 吃剩下的还经常要留到下一顿 。
但北非德军吃面包时还有一个难题:由于黄油在沙漠炎热天气中很容易挥发 , 于是后来他们只能用橄榄油蘸着面包吃 , 但这种吃法不太受德军官兵喜欢 。
伙食不错 , 有香肠!总体来说 , 二战大部分时期德军的口粮算是不错的 , 黑面包只能算是他们众多口粮中的一种 , 而不是像苏军那样经常作为主食 。 比如德国香肠 , 肉类罐头 , 芝士牛奶意面等等 , 可谓是应有尽有 。
战争后期 , 德军士兵啃着黑面包 , 看着美军战俘的口粮一脸羡慕?到了战争后期 , 德军的后勤物资供应逐渐变得紧张起来!甚至连士兵们之前都不屑的黑面包 , 其质量也开始大打折扣:除了偷工减料减少大麦粉外 , 还掺上了大量的土豆粉和鱼粉 。
“这是想撑死我?”这样就导致德式黑面包的味道大变 , 德军士兵们吃了它以后经常感觉肚子胀气 。 这样“难以下咽”的黑面包 , 也间接影响到了德军前线部队的战斗士气 。
可是德军高层也已经是“无力回天” , 由于前线战局极为不利 , 他们的后勤也在慢慢滑向“万丈深渊”!
随着苏军的反攻势头越来越猛 , 很多在东线的德军部队 , 后来连那些颇有怨言的黑面包都吃不上了 , 甚至有些士兵每天最多只能分到50克黑面包的供给!
“一小片面包得省着吃!”不仅在东线 , 就连一直被德军誉为“后方疗养院”的法国 , 西线开打后驻法德军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后勤困境 , 黑面包也变得越来越难吃了 。
当时德军的后勤有多糟糕 , 有一个这样的西线笑话: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 , 德军士兵当时最害怕的就是俘虏美军士兵 。 因为他们在看押着那些无聊的美军俘虏时 , 却发现这名美军俘虏竟然拿出自己身上的军用口粮 , 然后“挑三拣四”的开始食用 。
更让德军士兵无法接受的是:当时美国甚至还专门给自家战俘研发了一种“口粮包裹” , 并通过红十字会转交给那些在德军手里的美军战俘 。 而德军士兵当时却吃着难以下咽的黑面包 , 甚至还不如美军战俘们的伙食好 , 这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
推荐阅读
- 面条|东川面条是一个传奇——那是东川人的一种面子
- 带鱼|红烧带鱼
- 饺子|朋友说你家的早餐一看就是穷苦人家的,我只能说,每家的饮食不同
- 疫情|新闻8点见丨德善厨房: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菜,感觉到西安的温暖
- 彩椒|你炒的鸡胸肉又干又柴?方法不对!跟我学一招,香润滑嫩吃不够
- |葱蒜风味的香烤吐司条,外脆里嫩,鲜香又解馋,孩子爱吃的美食
- 杏仁|软心拉丝的牛扎酥双重口感,嘎嘣脆倍儿香,好吃到停不下来!
- 咖啡店|咖啡店分三种:星巴克们、瑞幸们和即将死亡的小咖啡店
- 辣椒|同样是吃货,为何福建胖子少?看完福建人的一日三餐你就明白了
- 香肠|冬季窝料之王是什么? 对比之下才知道, 没什么是一把酒米解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