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手工艺人之旅:南部铁器大本营岩手盛冈】日本铁器 , 成名在壶 , 实用在锅 。 或许是日本1/5人都患有缺铁性贫血的缘故 , 铁器成为普通日本家庭的必备物品 。 近些年 , 日本南部铁器的名声漂洋过海传到了中国 , 尤其是68道工序打造的铁壶 , 更成为旅行日本时颇显品味的伴手礼 。
“偶遇”日本首位女釜师熊谷志衣子
大唐君偶然间看到一本旅行家杂志周刊 , 竟有熊谷志衣子的一篇介绍 , 转载来分享下 , 文章如下 。
因为大学里曾经学习铸铁技术的缘故 , 我很早便见识过日本名匠烧制传统铁壶的过程 。 来的是出生于东京的熊谷志衣子女士 , 她先裹好头发 , 扎上带有家纹的头巾 , 然后用投影机展示前期步骤:第一步是设计 , 绘制出铁壶的设计图 , 然后根据图纸 , 用泥胚制造粗型 。 泥胚的配方各家不同 , 无非是泥沙、锯末、硅藻土等的混合物 , 以可塑性强又带成型韧度为优 。 粗型出来后 , 先略微粗烧一番 , 然后就是如同雕塑似的 , 拿刻刀对粗型进行细致的刻划 , 完成自己的设计构想 。 与外部泥胚相似 , 还需用类似材料制造内部泥胚 , 名为“中子”的 , 放在大泥胚里面 , 之后铁水就灌入到内外两层泥胚的缝隙当中 , 形成壶壁 。
整个铁壶当中 , 只有壶盖是单独制作的 , 使用的却并非生铁 , 而是铜 , 这是因为壶盖是沸水蒸汽常常经过的地方 , 如果仍使用铁制 , 很容易就会生锈 , 影响使用 。 铜壶盖制作的技艺 , 与铁壶身迥异 , 靠的是现代的熔融车制技术 , 兼顾美观实用 , 会使用紫铜、红铜、黄铜一起熔合 , 这样生产出的壶盖 , 会有行云流水般的肌理 , 简直就是艺术品 。
直到离开大学多年之后 , 我才从不经意的途径了解到 , 原来 , 这位给我们演示制铁壶过程、其貌不扬如家庭主妇般的东瀛女士 , 恰恰是南部铁器最重要的工艺传人之一:铃木盛久工房的第十五代釜师(铁器师) , 同时也是日本的首位女釜师 。
“盛久”这名字 , 乃是制壶堂号 , 近乎于封号 。 而铃木家族 , 可说是引领了南部铁器整体的传承与发展——宽永二年(1625年) , 初代盛久、铃木越前守缝殿家纲受二十七代藩主南部利直所召 , 受聘为御用釜师 , 当时茶道还未盛行 , 于是专事制造铁钟、灯笼、铁锅等器物 。 直到第三代时 , 才开始专门制造茶具 。 实际上 , 连同初代盛久在盛冈从业为铁匠的时代算起 , 铃木工房的铁器制作历史竟长达四百余年 。 与先人们不同的是 , 志衣子原本是不需要入道成为釜师的:根据日本匠人界那近乎苛刻的师徒传承制度 , 技艺通常都是传男不传女 , 如果大师膝下只得一个女儿 , 那么功夫宁可传给学艺多年的徒弟 , 也不会给女儿 。 然而 , 十四代贯尔盛久突然辞世 , 眼看着绵延数百年的“盛久”名号就要中断 , 自幼便默默偷学父亲制壶的出嫁女儿回来挑起大梁成功将家传延续了下去 。
南部铁器所需工序繁多 , 动辄百余道 , 且基本由工匠一人来完成 , 至多有一到两名帮工 。 可想而知 , 对于志衣子而言要付出多少努力 。 缘于在武藏野美术短大学习现代雕刻的基础 , 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腻温婉 , 志衣子所设计、制造的铁壶 , 有别样的女性阴柔美感 , 是收藏家们趋之若鹫的美品 。
推荐阅读
- 日本铁壶发源地之谜:探秘日本铁壶的发源与发展
- 银壶烧水后水里有黑色的东西,为什么银壶里有黑点
- 国产铁壶危害,便宜铁壶有毒吗
- 铁壶生锈烧的水有害吗,铁壶内壁生锈怎么办
- 紫铜壶好还是黄铜壶好,紫铜壶与黄铜壶的区别
- 老铁壶煮茶的害处,铁壶为什么不能煮茶?
- 折耳虎斑的寿命
- 为什么纯白英短这么少
- 蓝猫聪明吗
- 鹦鹉吃大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