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茶俗是我国民间风俗的一种 ,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 , 也是人们心态的折射 。 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 。 它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 , 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 , 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 它内容丰富 , 各呈风采 。 不同的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茶俗文化 , 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五彩缤纷的饮茶习俗 。
文章插图
01
白族茶俗
白族自古就有饮茶的习俗 。 一般家庭都备有茶具 , 家里来了客人 , 先敬茶 , 用完茶后才吃饭 。
雷响茶 雷响茶是白族农村中最常见的饮茶方式 。 把陶罐放在火塘上烤热 , 然后放上一把茶叶 , 边烤边抖 , 让茶叶受热均匀 , 等到茶叶散发出香味后 , 冲入一些开水 , 这时罐内会发出雷鸣似的响声 , 雷响茶由此得名 。 白族人认为这是吉祥的象征 , 客人见此也会特别开心 。 冲入开水茶汤便会涌起丰富的泡沫 , 泡沫下沉之后 , 再加一些开水对入茶中 , 这样雷响茶就做好了 。 雷响茶茶汁苦涩 , 但回味无穷 。
三道茶 白族著名的“三道茶”是在传统烤茶的基础上创新和规范的一种礼茶 。 “三道茶”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 , 还与白族歌舞、曲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成为独特的表演形式 。 第一道茶为“清苦之茶” , 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 , 先要吃苦”;第二道茶为“甜茶”;第三道茶为“回味茶” , 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 , 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
02
佤族茶俗
烧茶 烧茶是佤族流传久远的一种饮茶风俗 , 烧茶冲泡的方法很别致 。 通常先用茶壶将水煮开 , 与此同时 , 另选一块清洁的薄铁板 , 上放适量茶叶 , 移到烧水的火塘边烘烤 。 为使茶叶受热均匀 , 还得轻轻抖动铁板 , 待茶叶发出清香 , 叶色转黄时 , 随即将茶叶倾入开水壶中进行煮茶约3分钟后 , 即可将茶置人茶碗中饮用 。
苦茶 佤族也喜欢喝苦茶 。 有的苦茶熬得很浓 , 几乎成了茶膏 。 苦茶虽然味苦 , 但喝后有清凉之感 。 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 , 具有很好的解渴作用 。
03
基诺族茶俗
凉拌茶 基诺山是基诺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 , 也是六大茶山之一 。 基诺族栽利用茶树的历史已有千年 , 至今还保留有古朴、原始的茶俗 。 如在基诺山的一些基诺族子里还保留着吃凉拌茶的习俗 。 他们将刚采收来的鲜嫩茶叶揉软搓细 , 放在大碗中加上清泉水 , 再按个人的口味放入黄果叶、酸笋、酸蚂蚁、大蒜、辣椒、盐等配料拌匀 , 静置几分钟 , 凉拌茶就做成了 。 当地人将这种凉拌茶称为“拉拨批皮” 。
在民俗茶艺表演中 , 基诺族的凉拌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 通常是先用土锅烧一锅开水 , 再将茶树一芽二叶鲜叶放入开水中稍烫片刻 , 随后将茶叶捞入小盆中 , 放入食盐、辣椒、味精等作料 , 拌匀后即可用小碟子盛茶请客人品尝 。
04
布朗族茶俗
布朗族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 , 其茶文化广泛浸融和发展到他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 。 茶叶是布朗族重要的经济作物 。 茶园集中在寨子周围 , 生长的茶树分属各个个体农户所有 , 并且茶树可以世代继承 , 也可以给女儿作为陪嫁 , 或在村赛范围内赠送或出卖给其他人 。 竹筒茶、酸茶和锅帽茶都是布朗族所特有的饮茶习俗 。
竹筒茶 将夏天采集的茶叶炒熟后 , 置入竹筒内 , 然后用芭蕉叶封口保存 。 饮用时再将竹筒放在火上烘烤 , 直到把竹筒烤至焦黄后剖开竹筒 , 再用开水冲泡 。 这样的茶汤在浓烈的茶香中还有种竹子的清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