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一种减肥药,还不太好用?

12月13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项公告 , 公告称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保健食品执法检查和抽检中 , 发现“赛而牌维美克减肥颗粒”等21种产品含有违禁化学药物成分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上述产品 , 一经发现 , 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

仔细一看 , 这些减肥保健品里的违禁化学药物成分太丰富了 , 有西布曲明(非法减肥药)、酚酞(泻药)、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格列苯脲、罗格列酮等)、“补肾壮阳”药(西地那非、他达拉非) , 为了起到所谓的“减肥效果”不择手段 , 完全不顾及消费者的健康 。 滥用这样的减肥保健品无疑对身体是一种摧残 。
笔者登录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进行了查询 , 这些产品均可以查到 。 它们的说明书中主要成分大都是一些中药(如决明子、泽泻、荷叶、制大黄、葛根)、苹果醋、左旋肉碱 , 这些成分本身并没有减肥作用 。
产品本身没有减肥作用 , 功效不足药来添 , 很多商家就偷偷的加入了各种药物成分 , 甚至是一些已经禁用的药物成分(如西布曲明) 。 药品都是由一定副作用的 , 有了适应症 , 在医生的指导下(非处方药品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 , 以合理的剂量和频率使用 , 就是利大于弊的 。 但如果服用减肥保健品时顺带吃进了非法添加的药物 , 则适应症无法保证对应 , 剂量和频率也不会合理 , 结果往往只能获得副作用 , 更别提添加一些本来就是已经禁用的药物成分来做保健品了 。
我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 , 保健食品应该是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 且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 非法添加一些药物的成分肯定是违法的 , 对健康危害甚大 。
一次查出20多种减肥保健产品添加非法药物 , 足以说明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 此外 , 即使是合格的“减肥保健品” , 如果不说没用的话 , 对减肥作用也几乎可以忽略 。 因为到目前为止 , 世界范围内还没发现效果比较好的减肥食品(包括保健食品) , 否则肥胖也不至于这么泛滥 , 成为世界性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了 。 综合看来 , 市售减肥类保健品安全风险大 , 作用比较小 , 不推荐大家服用 。
用于减肥的药物 , 市场上曾经有两种 , 即西布曲明(Sibutramine)和奥利司他(Orlistat)类药物 , 但西布曲明由于副作用较大 , 已经禁止使用了 。 西布曲明几年前还非常火 , 一些之前人们熟知的商品名如曲美、澳曲轻、可秀等主要成分就是西布曲明 , 它们的减肥原理是作用于大脑 , 增强饱腹感 , 减轻饥饿感 , 抑制食欲 , 使人进食减少 , 从减少了能量摄入 , 以起到减肥作用 。 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西布曲明在我国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后 , 认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严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对减肥治疗的健康风险大于收益 , 所以在2010年已经不允许生产和销售了 。
目前合法的减肥药只有一种 , 即奥利司他类药物 , 作用原理是其所含的脂肪酶抑制剂(作用是“掐死”一部分消化脂肪的酶)能抑制肠道对于脂肪的消化吸收 , 然后使一部分脂肪随粪便排出 , 这样等于变相减少了能量摄入 , 达到减肥的目的 。 但是 , 对于那些饮食本来就比较清淡(脂肪摄入少)的人来说 , 这种阻止脂肪吸收的减肥药就意义不大了 。 奥利司他是一种非处方药 , 可以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自行购买使用 , 但一定要看准适应症 。 按照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 , 该药适用于BMI≥30㎏/㎡的肥胖症患者 , 或BMI≥27㎏/㎡且伴发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超重患者 。 副作用方面 , 奥利司他类药物因使大便脂肪含量增加 , 用药初期容易导致排便紧迫、腹痛、腹胀、脂肪泻等症状;此外 , 2011年国家药监局曾发布通报 , 指出奥利司他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 , 甚至引起肝衰竭 , 建议谨慎选用;在早期临床试验中 , 也曾有增加女性乳腺癌风险的报道 。 所以奥利司他类药物也不能滥用 , 一定要看自己是否有适应症 , 且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