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贴秋膘”有益于健康吗?

立秋标志着天气开始转凉 , 秋天即将到来 。
在民间 , 流行着立秋“贴秋膘”的习俗:由于夏天酷热 , 人们普遍食欲不振 , 偏爱没有营养的清淡食物 , 在中医称之为“苦夏” , 民间也有“护夏”的说法 。 一个夏天下来 , 必然造成体重净丢失 , 危害健康 。 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大概只能称小孩子吧) , 称得的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 以检测在难熬的夏季体重减少了多少 。 并利用立秋气温下降开始 , 胃口大开的机会试图通过大量进食诸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肉食的方法 , “以肉贴膘”把整个夏天丢掉的体重给补回来 。

【立秋】“贴秋膘”有益于健康吗?

文章插图

贴秋膘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对于健康有害还是有益呢?需要先从苦夏说起 。
“苦夏”之说是真的吗?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 酷暑季节 , 人们普遍食欲下降 , 偏爱选择清淡和“凉”的食物 。 因此 , 在夏天 , 很多人体重会有不同程度减轻 , 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苦夏” 。
我们知道 , 很多时候常识往往并不可靠 。 苦夏之说在科学上有没有道理以及证据支持呢?
气温对于饮食影响的“温控假说”
在这方面 , 科学家们已经进行近百年的探讨 。
讨论这个问题 ,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 , 人作为恒温动物 , 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需要保持能量动态平衡 。 进食是人类能量几乎唯一的来源和保证 。
能量动态平衡意味着身体热量产生与散失的动态平衡 。 人体热量来源包括基础代谢、食物产热效应和体力运动 。
食物产热效应是指并非进食的食物中内在的能量物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热量 , 而是其在消化、吸收和储存过程(同化过程)中额外产生的热量 。 这些热量与食物所含总热量无关 , 与进食的总量和种类有关 , 产热系数最高的是蛋白质 , 其次是乙醇 , 再次碳水化合物 , 通常的高能物质脂肪反而最低 。
在基础代谢和体力运动相对固定前提下 , 食物产热效应在体温调解中起到关键作用 , 尤其是在热或冷压力环境下 。 因此 , 在20世纪50年代有科学家提出环境温度影响进食的“温控假说(thermostatic hypothesis)” , 认为“环境温度影响食物摄取的重要因素并非是摄入食物总能量 , 而是其同化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
根据这种观点 , 在冷环境下 , 丢失的热需要通过进食补偿 , 策略主要包括显著增加摄食物的热效应 。 在热环境下 , 热量散失障碍 , 就必须减少进食食物带来的热量需求 。 表现在食欲抑制、实际进食量的减少和偏好产热效应低的和冷的食物 。
动物实验证据
理论假说需要获得试验证据验证 。
环境温度对于食欲的负向影响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进行 。 在上世纪60年代 , 科学家汉密尔顿在系列大鼠实验中发现 , 与在适温24℃环境中进食20克食物相比 , 大鼠暴露于35℃热压力环境下 , 第一个24小时仅仅进食2克 。 其后在轻度(32℃)和重度(35)热压力环境的大鼠 , 21天内进食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 大鼠体重在最初很快减低30克之后 , 其余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 直到回到适温环境后才逐渐恢复原先的水平 。 说明 , 体重下降并非由于脱水所致 , 而是食欲和进食量减少的结果 。 而从最初的快速下降到后来的相对稳定 , 有科学家提出“体重设定点”假说:认为食欲快速抑制 , 体内脂肪的快速下降 , 使得身体表面隔热层减少 , 更有利于体热散失以更加适应高温环境 。
其他大量动物实验也证实 , 处于热压力环境动物进食量显著降低 , 有时甚至完全停止 。 体脂和体重也随之降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