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标签 有助科学饮食选对食品( 二 )


家住定福家园的辛女士告诉采访人员 , 她以前采购食品 , 主要看牌子、价格和口味 , 没有注意过营养成分 。 “这次听说了以后特意看了一下 , 但发现看不看都一样 , 因为根本看不懂 。 以‘热量’这一项来说 , 有的产品计量单位是千焦 , 有的却是千卡 , 根本搞不清楚 。 ”
23日 , 采访人员在欧尚超市随机采访了10位消费者 , 他们都表示不知道营养标签里的营养成分具体是什么 。 以某品牌 牛奶 为例 , 该产品将能量、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糖、钠、钙一股脑全列在营养成分表上面 。 消费者童女士对此表示:“很多产品都是用每100克的含量来标 , 还要根据我吃的量来换算 , 实在是太麻烦了 , 反而是按一整包为单位进行标注 , 我还能吃得明白些 。 ”
采访中 , 不少消费者表示 , 既然要注明成分 , 就应该更通俗易懂 , 让大多数老百姓都能看懂 , 或者在含量旁边标示人体一天应该吸收的标准值 , 进行对照 。
杨月欣指出 , 科学研究和国外管理经验证明 , 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可以帮助公众做出合理膳食选择 , 可使居民减少饱和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 是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良好手段 。
她指出 , 从2013年1月1日起 , 营养标签标准作为强制标准 ,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按照《通则》相关规定进行标签的规范化 , 不仅要标示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 , 还需标明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 。 届时 , 食品是否有营养 , 营养是否平衡 , 将一“标”了然 , 从而从生产源头上来解决食品营养平衡的大问题 。 “换句话说 , 企业将不得不遵从均衡营养、健康第一的准则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控制 , 否则将失去市场 。 ”
不少产品未见营养标签
目前距离标准实施还有不到4个月 , 采访人员走访市场发现 , 不少预包装食品都未标明“4+1”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 只标示出了配料表 。
在嘉顿香葱薄饼、河南烩面、乐事波谷脆、默香酥饼等产品上 , 采访人员只看到配料表 , 没有营养成分标识 。 另外 , 在部分酱油、醋、食用油产品上 , 采访人员也没找到标注营养成分表 。
据了解 , 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标准 , 营养标签是指使消费者了解产品营养特性的标签内容 , 有助于促进膳食营养平衡 , 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目的 。 营养标签一般包含三个部分 , 即营养成分标识、营养声称及营养知识指南 。
据业内人士透露 , 日益上涨的产品包装成本是企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 也正是考虑到企业的“难处” , 卫生部虽然在去年10月12日就发布了《通则》 , 但将正式实施的时间延缓到了明年初 。
此外 , 很多消费者对于食品营养表中数据的真实性也持保留态度 。
杨月欣认为 , 企业一旦标注了食品营养表就代表了对消费者的承诺 。 近两年 , 我国在营养标签的标示率上虽有大幅上升 , 但由于只能靠企业自愿 , 很多没有专业检测人员或财力有限的中小食品企业选择不标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