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明万历 雕漆提梁壶(残)
文章插图
宜钧“祥符铭”茶叶末釉葫芦瓶
宜兴紫砂壶兴起于明代 , 明晚期至清代中前期走向兴盛 , 受到宫廷的重视 。 故宫旧藏的万历时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壶 , 就是以紫砂为内胎、外罩雕漆的宫廷用品 , 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此类传世珍品 。 旧藏中还有一部分明代宜钧制品 , 以紫砂为内胎 , 外罩仿钧窑窑变釉 。 因明代紫砂尚属初创阶段 , 器表粗糙 , 为显示宫廷华贵气象 , 明代进入宫廷的紫砂茗壶都是以紫砂为内胎的雕漆或挂釉制品 , 尚未见光素无饰的本色紫砂茗壶 , 故宫收藏的这件明万历时残缺的雕漆提梁壶已经算是非常素雅的了 。 还有一件宜钧“祥符铭”茶叶末釉葫芦瓶 , 也只是用紫砂为内胎 。
繁缛的清三代紫砂壶
受皇室成员喜好的影响 , 清康熙朝出现大量以紫砂为内胎 , 外施彩釉的紫砂壶 。 为迎合皇室的审美喜好 , 地方官员把紫砂壶进行二次装饰烧造 , 作为贡品进贡宫廷 。 反过来 , 这种宫廷习气也引导着民间风尚 , 诸多名家多有制作 。 于是从康熙朝开始至乾隆朝 , 乃至嘉庆朝前期的100多年间 , 珐琅彩、粉彩、炉均釉、描金、泥绘、贴花、堆雕等等装饰工艺悉数登场 , 包裹着本来素雅的紫砂壶 。
因康熙皇帝对珐琅彩情有独钟 , 所以使得本在铜胎上的珐琅彩被移植到紫砂泥壶上 。 据《乾清宫珐琅、玻璃、宜兴瓷胎陈设档》记载 , 其基本工艺流程是:光素紫砂壶由宜兴艺人做好烧成 , 然后送进宫内造办处在素壶上进行加釉彩饰 , 经二次烧造而成 。 珐琅彩紫砂壶面常有牡丹、锦葵、萱草、野菊等花卉纹装饰 , 色彩金黄 , 富丽堂皇 , 底款常为“康熙御制”四字 。
康熙晚期至雍正年间 , 又兴起粉彩装饰紫砂壶工艺 , 画工、制釉多为来自产瓷区的工匠 , 纹饰与瓷器釉彩相类 。 在紫砂收藏界享有盛誉的“澹然斋”底款的早期粉彩紫砂作品就极为珍贵 , 一般是全彩装饰 , 并对画面进行多层分割 , 盖、肩、腹、足色阶丰富 , 彩绘工致而繁复 , 红蝙蝠、牡丹、万字纹等装饰迎合富商、市民需求 , 艳丽缤纷 。 另有蓝彩、绿釉装饰也多为满彩 。 《阳羡砂壶图考》评价说:“原色加彩花卉 , 极为工致 。 ”乾隆制壶高手杨友兰也善于制作彩釉紫砂壶 , 饰以粉彩花鸟 。 乾隆时另有邵春元、方世英等多位名家亦制作粉彩紫砂壶 。
文章插图
清康熙 邵邦祐款珐琅彩花卉壶 (残)
故宫所藏一件制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珐琅彩茗壶为故宫仅存 , 虽已残缺 , 但彩绘出自宫廷画家之手 , 弥足珍贵 , 且身桶饱满 , 气韵十足 。
文章插图
清雍正 宜兴窑扁圆壶
雍正帝十分欣赏宜兴紫砂壶千姿百态的造型 , 曾屡下御旨要景德镇官窑仿照紫砂壶式样烧造瓷器 。 而且雍正帝崇尚素雅 , 迷恋紫砂陶质朴的本真色泽 , 其间宫廷紫砂有堆绘本色图案者 , 精致典雅 , 温润如玉 , 倒是有别于康熙朝的艺术特色 。
推荐阅读
- 八种巧妙保养紫砂壶的方法
- 紫砂收藏应注意的问题
- 紫砂壶开壶四部曲
- 从古说今:说紫砂壶名家排名
- 如何鉴别全手工紫砂壶
- 饮茶防病良方,胖大海
- 苏东坡与宜兴紫砂壶
- 宜兴紫砂壶常见问题20答
- 不同风格的茶艺需配不同紫砂壶
- 英国研究发现喝茶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紫砂壶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