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0个酱油大缸“戴着”竹斗笠一字排开 , 从高空俯瞰 , 尤为壮观 。
文章图片
阳光下 , 深棕色的酱醪闪着油光 , 竹篓中渗满了酱油 。
文章图片
制酱师傅手握淋油木勺 , 打出酱缸内的酱油 , 淋在酱醪上 。
文章图片
聚通酱油采取天然发酵的传统工艺 , 充分利用阳光和优质水源 , 增加酱香 。
文章图片
聚通酱油采用古法酿造 , 它选用优质黑豆为原料 , 不同于一般的酱油采用黄豆 。
古语曰:“不得其酱 , 不食 。 ”道出了酱油在中华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 几乎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 。
在品类繁多的酱油中 , 有着160年传承历史的老字号“老聚通”是萦绕在许多五华人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其酱油用古法手工传统的制酱工艺 , 经过180天以上的日晒夜露 , 精工巧制而成 。
从一间豉油店到加工厂 , 再到如今的百年老字号企业“老聚通” , 聚通酱油始终坚持采用古法技艺酿造 , 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坚守中散发着岁月的醇香 。 2021年 , 梅州市老聚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自动化设备改造和古法工艺改良 , 在短短3个月时间 , 聚通酱油仅通过线上销售就达8吨、1.2万多瓶 。
土陶缸、手工酿 , 酱香浮动 。 再次获得市场认可后 , “老聚通”老字号提振发展信心 , 积极申报聚通酱油酿造技艺为非遗项目 。 同时 , 五华县相关部门也将共同探寻老字号企业振兴之路 , 让老字号企业活起来、火起来 。
●文: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汪思婷
图:南方日报采访人员 何森垚
百年技艺
从一粒黑豆到一滴酱油 历程跨越四季
在五华县河东镇河东大道 , 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酱香 。 还未踏入梅州市老聚通食品有限公司厂区 , 采访人员一行不禁发出感叹:“好香的酱油味啊!”
眼前的酱油酿晒场上 , 200个酱油大缸“戴着”竹斗笠一字排开 , 从高空俯瞰 , 尤为壮观 。 只见制酱师傅手握淋油木勺 , 打出酱缸内的酱油 , 淋在酱醪上 , 阳光下 , 深棕色的酱醪闪着油光 , 竹篓中间也渗满了油 。
据相关史料记载 , “酱油”一词 , 早在宋代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有记载:“韭菜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这也意味着至少自宋朝开始酱油就已成为国民饮食中的重要调味品 。
梅州人将酱油称之为“豉油” , 因此 , 聚通酱油在过去也叫聚通豉油 , 旗下的“金杯牌”酱油王曾于1989年获全国食品展览会金奖 。
聚通酱油是如何诞生的?据五华县志记载 , “水寨聚通豉油 , 为水寨玉茶李正云首创” 。 清同治年间 , 李正云在梅县畲坑圩开设聚丰豉油店 , 因缺乏原料 , 迁回水寨 , 易名“聚通” , 开办豉油加工厂 , 以黑豆制成豉油 。 后经祖孙三代悉心研究 , 精工巧制 , 取得政府商标注册 , 向外开拓市场 , 进而远销南洋各地 。
推荐阅读
- 清铁|老字号茶品组合套餐
- 酱油|不一样的风味-景东酱油肉篇
- 鸡翅|香港26年老字号 · 谭仔这碗新品,一推出就卖光了?!
- 老字号|阿宗面线,传说中的西门町必吃面线?老字号飘香45年人气依旧不减!
- 云南|卤水为什么不建议放酱油?
- |京城鲁菜扛把子,老字号丰泽园,传统老味道,老北京人都好这一口
- 经典|菜籽油哪个品牌质量好?金龙鱼外婆乡小榨菜籽油滴滴香醇传承经典
- 系列|美食媒体|李锦记推出薄盐酱油系列"小绿瓶"|美食广州媒体
- 韭菜|这几道经久不衰的中华老字号,工艺精湛,享誉海外,你吃过几道?
- 奶油蛋糕|你吃过最坑人的老字号美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