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二十个茶区茶质对比( 二 )


        明末清初石屏人落居倚邦 , 以茶为生 , 开辟茶园、建茶号 。 清朝初、中期向朝廷纳贡茶上百担普洱茶 , 即以倚邦茶为主 , 普洱茶的名气可以说是从倚邦开始的 。 清朝初年至民国初年的倚邦 , 可说是倚邦茶区的鼎盛时期 , 官府衙门、大庙会堂等 , 一栋栋建得巍峨辉煌 , 交易热络、人声鼎沸、骡马塞道 , 晚上灯火通明宛如不夜城 。 清朝中后期 , 普洱茶制茶交易中心迁往易武 , 倚邦茶业开始没落 , 然倚邦成为茶马重镇的历史地位已经字字记载入史册 。 倚邦茶山的最后关键是1942年的一场战乱 , 引发大火将倚邦烧成颓圮瓦砾 , 倚邦从此元气大伤 。 随后的瘟疫使茶商、百姓再度大举迁离;后来又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搬迁 , 现在倚邦村仅有30多户人家 , 100多人口 , 交通不便 , 成为一个贫穷的农业小镇;近年 , 普洱茶再度崛起 , 倚邦这古代茶马重镇 , 又重新受到瞩目 。
    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 , 上颚香甜微蜜感、稍苦 , 舌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
 
革登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 古六大茶山茶区 。
       简介:位于古六大茶山的东北部 , 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西接蛮砖茶山、北与倚邦茶山为邻 , 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 。 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 , 当时年产茶量在 500担以上 。 史料记载 , 清嘉庆年间 (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 , 传说为诸葛孔明所栽种 , 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 , 已枯死;茶王树根茎腐化后留下的洞穴尚存 , 横向370厘米 , 纵向390厘米 。 至今革登茶区老茶树所剩无几 , 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 , 累计不足500亩 , 剩下的只有断碣残碑 。 以目前革登茶山实际的状况 , 可说很难量产茶品 , 名列六大茶山 , 可谓名存实亡 。
       大叶、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 , 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 , 舌尖甜昧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 , 汤质稍薄 。
 
莽枝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 古六大茶山茶区 。
       简介:位于革登茶山西南方、蛮砖茶山西面 , 传说是诸葛亮埋铜 (莽)之地 , 因此取名莽枝茶山 , 主要市集在牛滚塘街 。 古代都由外来生意人从事茶叶买卖 , 早年繁荣景象 , 如今也都只剩下残檐断壁 。 在原始林中 , 还有许多大、中小叶种老茶树错落其间 , 也不乏数十公尺高的巨大茶树 。 所生产茶菁 , 多数集中收购交至其它地区 , 或由某些大厂指定专人收购 。
        大叶、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 , 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 。 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
 
蛮砖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 古六大茶山茶区 。
       简介:位于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 , 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 。 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 , 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 虽同列六大茶山 , 但以往一直不如其它茶区被重视 , 或许也因如此 , 茶区才得以保存较为完整 。 古茶林集中在蛮砖、蛮林二地 , 蛮砖有500余亩、蛮林有1000多亩 , 茶树生长较好、密度较高 , 每亩约100株以上 , 其中最大的茶树高3.9米 , 基径34厘米 , 树龄300年以上 。 少被采摘过度 , 所以目前蛮砖茶区的茶质还保持一定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