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临沧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 , 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 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 , 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 , 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 。 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 , 在进化形态上 , 比普洱茶种还原始 。 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 , 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 , 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 , 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尤强等特点 , 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 而勐库特有种 , 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双版纳引种至勐库后变种 , 遂有现今勐库大叶种 。 以致勐库种栽培野生茶口感香型与易武茶区类似 , 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 , 汤质较为刚强 。
大叶种野生茶、特有勐库种特色:叶质肥厚宽大 , 香型特殊、劲扬 , 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
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 , 口感刺激性稍高 。
景谷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景谷县 。
简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古称“勐卧” , 傣语“勐”为地方、“卧”为井 , 意思为有盐井的地方 。 是以 , 素有“林海BR珠、芒果之乡、佛教圣地”的美称 。 位于思茅地区中部偏西 , 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 。 景谷历史悠久 , 据考古发掘证明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类生活居住 。 建制始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 景谷属益州郡哀牢地 。 唐(南诏)时 , 于永泰元年(765年)设威远城 , 属银生节度(今景东) 。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土归流”后 , 设威远厅 , 属镇沅府 。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 威远厅改属普洱府 。 民国元年(1972年)改为威远县 。 因县名与四川省威远县相同 , 民国三年(1914年)改威远县为景谷县 。 1985年6月11曰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 属思茅市辖地 。
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 , 总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 渐向东西两翼扩展 , 最高海拔2920米 , 最低海拔600米;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 , 年均降水量为1253毫米 , 年平均气温 20.2℃ , 年平均相对湿度78% 。 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 , 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 , 以致茶品口感差异性也大 。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条索不长、叶质厚 , 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 , 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 , 时有轻发酵香甜味 。
金竹山千家寨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景谷金竹山千家寨 。
简介:距离景谷县城约二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小村落 , 原称苦竹山 , 海拔约二千多米 。 附近山坡、山谷有多处连片野生古茶林 。 芽毫明显、肥壮 , 因制程不够精致 , 揉茶不足、不成条索 , 导致香扬质轻 。 制程亦时常发生萎凋过度现象 。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芽毫显露 , 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质薄气弱 。 近年因制程上的差异 , 时有揉不成索、发酵度较高 , 以致微带蜜香、汤色较红 。
镇沅
茶区位置:云南省思茅市镇沅县 。
推荐阅读
- 云南省依托优势发展茶产业600万茶农奔
- 濮人为云南种茶始祖之说
- 云南:云县民营企业研制出茶酒填补国内同类酒产品空白
- 云南普洱茶公司大事记
- 云南茶马古道之沙溪古镇攻略
- 茶马古道之七主干线
- 保存普洱茶要注意
- 为您讲述云南大理的茶马古道
- 西湖龙井茶的生态环境
- 云南旅游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