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中国茶,茶兴于唐( 二 )


佛教与茶
从上节《封氏闻见记》中可以看出 , 禅宗“过午不食”(注1)和饮茶助禅定的风气对时人的影响 。 唐朝饮茶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盛行 。 和尚坐禅 , 通夜不寐 , 又不许吃东西 , 只有靠喝茶充饥提神 。 佛门茶事盛行 , 也带动了信佛的善男信女争相饮茶 , 于是促进了饮茶风气在社会上的普及 。 由于饮茶与禅宗关系密切 , 文人雅士又在品茶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 , 因此有所谓“禅茶一味”之说 。
“茶道”一词的首先提出 , 就是唐代的诗僧皎然 。 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道:“一饮涤昏寐 , 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 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 , 唯有丹丘得如此 。 ”
百丈怀海禅师《百丈清规》制定禅宗规式 , 内有详细的寺院茶礼及其程序(如“特为住持煎点”等) 。 当时一些日本僧人来大唐学习禅法 , 受到僧院茶礼的影响 , 将唐代茶文化带回日本 , 引发了日本的饮茶风行 。 唐代佛教的兴盛 , 使唐代的饮茶形态、仪轨、习俗被较完整的记载和传承下来 。
亚圣卢仝
唐代出过很多伟大的诗人 , 这些诗人中很大一部分亦是爱茶人 , 所以唐代的茶诗颇多 。 比如诗仙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卢仝、皎然、齐已、皮日休、颜真卿、郑谷、元稹……等等 , 约有100余位诗人 , 留下了400多篇涉及茶及茶事的诗歌 , 正宗的茶诗就有近70首 。 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元稹的宝塔《茶》诗和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 卢仝也正是因为这首诗中的 。
卢仝 , 唐代诗人 , 自号玉川子 , 范阳人 , 年轻时隐居少室山 , 家境贫困 , 刻苦读书 , 不愿仕进 , 曾作《月蚀诗》 , 讥讽当时宦官专权 , 招来宦官怨恨 。 “甘露之变”时 , 因留宿宰相王涯家 , 与王涯同时遇害 , 死时才40岁左右 。
【史海钩沉中国茶,茶兴于唐】卢仝爱茶成癖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 , 是他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 , 直抒胸臆 , 一气呵成 。
日高丈五睡正浓 , 军将打门惊周公 。 口云谏议送书信 , 白绢斜封三道印 。 开缄宛见谏议面 , 手阅月团三百片 。 闻道新年入山里 , 蛰虫惊动春风起 。 天子须尝阳羡茶 , 百草不敢先开花 。 仁风暗结珠蓓蕾 , 先春抽出黄金芽 。 摘鲜焙芳旋封裹 , 至精至好且在奢 。 至尊之余合王公 , 何事便到山人家 。 柴门反关无俗客 , 纱帽龙头自煎吃 。 碧云引风吹不断 , 白花浮光凝碗面 。
一碗喉吻润 。 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 , 唯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 , 平生不平事 , 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 ,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莲莱山 , 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俗归去 。 山中群仙司下土 , 地位清高隔风雨 。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 堕在颠崖受辛苦 。 便函为谏议问苍生 , 到头合得苏息否?
这首诗可分为三部分 , 起首写明友人孟谏议送来新茶 , 至精至好至为稀罕 , 实该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 , 如今竟到了山野人家 , 似有受宠若惊之感 , 这是以对茶的通了 , 显示对友人的抬爱 。 诗中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一连吃了七碗 , 由外在的体感——“喉吻润”生津解渴;到“发轻汗”的体感特征;再到“平生不平事 , 尽向毛孔散”的心理解脱 , 最后饮到第七碗时 , 觉得两腋习习生风 , 直可飞升 , 可飘飘欲仙 。 这段诗经常因为精准的形容与分明的饮用层次 , 频频被后世人所引用 , 而卢仝茶中“亚圣”之号 , 却不仅是因此而得名 , 诗的最后 , 忽然笔锋一转 , 转入为苍生请命 , 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 , 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 , 知道它是多少茶农冒着生命危险 , 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 。 诗人期待劳苦人民的苦日子能有尽兴 , 得有喘口气的一天 。 可知诗人写这首《饮茶歌》的本意 , 并不仅仅在夸说茶的神功奇趣 , 背后蕴藏了诗人对茶农们的深刻同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