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 , 又名“日铸茶”、“日注茶” , 产于绍兴县东南50里的会稽山日铸岭 。 宋代 , 日铸岭茶区对唐代用蒸青研碾法制作团饼型茶的制茶方法作了重大改革 , 改蒸为炒 , 改碾为揉 , 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 , 遂创制成日铸茶 。 问世以来 , 列为贡品 , 享誉全国 , 并在之后的多个朝代享有盛名 。 日铸雪芽的品质特征 , 明人注南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中说:“其芽纤白而长” , “雪 , 言其白也 。 ”相传古代日铸岭上有几颗奇特的茶树 , 称为绝品 。 《杨公笔录》述 , “茶尤奇 , 所收绝少 , 其真者 , 芽长寸余 , 自有麋气 。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中说:“日铸茶芽纤白而长 , ……非他产可望 , 味甘软而永 , 多啜 宜人 , 无停滞酸噎之患 。 ” 日铸茶外形如“苍鹰爪” , 色、香、味俱佳 , 在宋代 , 除作贡品外 , 亦为当时社会名流馈赠之珍品 , 日铸茶品质优异 , 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 , 他们吟诗作文对其大加赞扬 。 范仲淹在品日铸时有“甘液华滋 , 悦人襟灵”之赞誉 。 欧阳修亦云:“草茶盛于两浙 , 两浙之品 , 日注第一 。 ”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建溪春剥葩 , 日铸弄香美 。 ”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君家日铸山前住 , 冬后茶芽麦粒粗 。 磨转春雷飞白雪 , 瓯倾锡水散凝酥 。 ”作为日铸茶故乡的大诗人陆游 , 更是珍爱倍至 , 作过多首茶诗夸赞日铸茶 。 因此 , 宋代《剡录》谓“会稽山茶 , 以日铸名天下” 。 日铸雪芽声名远播 , 茶品供不应求 , 邻近茶区纷纷仿制 , 《剡录》称“世之烹日铸者 , 多剡茶也” , 带动了附近嵊县等地茶叶生产的发展 。 日铸岭茶区峰峦叠障 , 主峰高589米 , 周围是海拔三五百米的低山丘陵 。 东、南、西三面环山 , 地势高峻 , 呈南高北低走向 , 茶区四周苍松翠竹 , 溪流潺潺 , 上灶溪即发源于此 , 山上云雾缭绕 , 气候湿润 , 乌砂壤土 , 土质肥沃 , 优越的环境造就了日铸茶的优异品质 。 日铸茶在我国茶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 但日铸茶亦曾一度濒于失传绝迹 。 80年代初 , 绍兴市恢复试制日铸茶 , 并于1988年通过鉴定 。 1992年5月 , 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视察中国茶叶博物馆时曾关切地询问日铸雪芽的有关情况 。 目前日铸茶已有小批量生产 。 【名茶:日铸雪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