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藏区最先是被当成医疗保健饮品来使用的 。 《汉藏史集》中记载:都松莽布支(赤都松)原先体弱多病 , 一日偶然尝了小鸟衔来的一种树叶 , 顿觉神清气爽 , 于是命心腹大臣四处寻访这种树叶 , 后来在汉地找到 , 大臣带了一大捆回来 , 赞普将其日日煮饮 , 身体便一天天好起来 , 于是将其作为上等保健之品 , 这便是茶 。 由此传说可知茶之被藏族看重 , 最初是因为茶所具有的医疗保健作用 。 众所周知 , 藏族居于高寒、缺氧、干燥的青藏高原 , 其膳食以糌粑、牛羊肉为主 , 缺少蔬茶 。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 , 其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 , 而茶叶中富含维生素 , 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单宁酸、茶碱等成份 , 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利尿等功能 , 正好可弥补其不足 , 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 , 非茶不消;青稞之热 , 非茶不解” 。 ⑹藏族对茶的认识首先是医疗保健作用也就十分自然了 。 古代藏族对茶的医疗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深的 。 成书于14世纪的《汉藏史集》专门有一章 , 题名《甘露之海》 , 详细介绍了茶的种类及其不同的疗效 , 将传人藏区的茶按生长地理环境、施肥种类、烘制方法等的差异 , 分成十六种;对每种茶叶的特点、气味、颜色、口感、功用分别作了记载 , 认为各种茶分别适应治流诞、胆热、寒热、痴愚、胃病、血病、风病、魔病等症 。 在更早的《四部医典》中 , 也提到茶对于治病强身的功用 。 可见 , 藏族人民对茶的医疗保健功效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 不过藏族普遍嗜爱饮茶习俗的形成 , 并不仅仅是因为茶对人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 对于常年以肉食和糌粑为主食的藏族来说 , 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 , 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精神状态 。 这样 , 茶的确像是“天界享用的甘露 , 偶然滴落人间” , ⑺给藏族人带来美的享受 。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很精辟地指出:“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 。 ”⑻藏族茶文化正是在满足藏人的认识需要、功利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 概而言之 , 藏族茶文化的主要表征如下:1、茶之烹 藏族饮茶系采用熬煮方式 , 与现今内地常用的冲泡法迥然不同 。 煮茶讲究火候 , 以茶汁呈深褐色 , 入口涩而不苦为佳 。 牧民喜欢喝浓一些的 , 农区和城镇的人则爱喝较淡一点的 。 平时将茶装人随身的口袋或储于家中罐内 。 用时先将锅内盛水 , 投入适量茶叶 , 以猛火煮开 , 再以文火煎熬(也有水沸后放茶的) 。 熬茶时必放少许食盐调味 , 藏谚有“茶无盐 , 水一样;人无钱 , 鬼一样”之说 , 可见茶中放盐的重要 。 这样熬出之茶名为“清茶” , 这是最普遍的熬茶法 。 在藏区东部的康区 , 流行一种熬“茶卤”(茶母)的方法 , 即“将茶一**(约五斤)或数**揉散 , 内加白土(碱)及水 , 入巨釜炖之 , 殆水煮尽 , 然后将锅内茶膏晒干 , 贮于皮袋中 , 饮时取茶卤一掬 , 入开水于罐内 , 略一摇荡 , 即成红黑色之浓茶 , 加盐饮用” 。 ⑼这种“茶母”最为驮脚远行商队喜用 。 藏族谚语有“茶渣如油 , 给孩子吃”之说 , 至今在康区和安多牧区还有一种将茶叶连汤带叶一吃喝掉的饮茶方式 , 称作“糌粑茶” 。 先将茶叶烘干 , 在臼中舂为细末 , 用时将茶末投入水中熬煮 , 待茶汁渐浓时 , 再洒入一些糟粑面和少量盐 , 使茶汤成为稀糊状 。 这种茶喝后令人体力骤增 。 将牛奶或羊奶掺入清茶即为“奶茶” 。 方法是清茶熬好后(一般熬得较淡一些) , 舀鲜奶适量倒入茶锅内 , 使茶、乳混融均匀 , 即可饮用 。 这种茶奶香浓郁、味鲜带甜 , 牧区与农区的人都爱饮用 。 最讲究的茶 , 是酥油茶 。 把熬好的清茶倒入专用的茶桶(藏名“酪摩”)中 , 加入酥油、盐、鸡蛋、核桃仁等 , 用一底端有带孔圆盘的搅拌棒(藏名“加罗”) , 在桶内上下抽压 , 直至油、茶充分融合后即可斟饮 。 此茶入口酥润 , 香味四溢 , 能防止嘴唇干裂 , 最为藏族喜爱 , 喻其制法之妙为“由般若而至法华 , 转熟酥而成醍醐” 。 ⑽在拉萨等地 , 人们时尚喝“甜茶” , 虽仍为茶加牛奶做成 , 但略异于“奶茶” , 颇似于欧洲人喝的“奶茶” 。 此茶是近代以来首先在贵族中流行开来的 , 有加糖和不加糖的饮法 。 考诸史籍 , 茶熬煮而不用冲泡、煮茶必加盐和辛香物 , 以及喝茶连茶渣一起吃掉的习惯 , 原本是中原地区唐宋以前之旧习 , 唐陆羽《茶经》所载的烹茶方法是:“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 , 煮之百沸” , “初沸则合水量 , 调之以盐味 , 第二沸出水一瓢 , 以竹荚环激荡汤心 , 则量茶末当中心而下 , 有倾势若奔涛而溅沫 , 以所出水止之……酌置诸碗 。 ”⑾元以后这一古俗只在少数民族地区沿袭 。 又唐皮日休《茶中杂咏》诗序中说:“称饮茗者 , 必浑而烹之 , 与瀹蔬而啜者无异 , ”可见那时喝茶是像喝菜汤一样连渣连水一起喝的 。 不过 , 经过文化的整合和演进 , 藏族的烹茶之艺 , 早已不是对中原古习的单纯摹仿 , 而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 2、茶之饮 藏族谚语有“汉族饭饱腹 , 藏家茶饱肚”之说 , 形容藏族嗜茶之普遍 , 饮茶之量多 。 一般情况下 , 藏族不论贫富 , “每天至少饮茶五六次 , 每次人必十数碗” 。 ⑿农闲的日子 , 人们爱全家围坐火塘前 , 边喝茶边话家常 , 一些老年人一边摇着转经筒 , 喃喃地念诵“六字真言” , 一边悠闲地喝茶 。 饮茶与信仰、祈求来世与享受现实便这样有机地结合起来 。 放牧的人饮茶别有情趣 , 当牛羊自由地在草原上啃食青草时 , 拿出携来的小锅 , 捡来三个石头便成为灶 , 用羊皮风袋将干牛粪和荆枝吹燃 , 便悠然地熬起茶来 。 饮茶更是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的部分 , 因为茶能使僧人“神智清醒 , 勤奋修行 , 增进智慧” 。 ⒀寺庙中通常每日要集体饮茶三次 , 即在早、中、晚三次诵经礼佛活动后 , 由司茶的僧人依次给每个僧人斟茶 , 一般为酥油茶 。 此外 , 在各种祈祷法会和祭神、跳神、讲经法会期间 , 因每日集会多达六七次 , 集体饮茶的次数也相应增加 。 寺院常进行的辩经活动中也要给僧人施茶 , 当辩论得口干舌燥时 , 饮茶恰似甘露沁脾 , 令人神思飞跃、妙语如珠 。 藏传佛教僧人在修完一定课程后 , 有一段静修的阶段 。 修密法者在经过三年露台苦修后 , 要入暗室再静修三年;此间 , 一口茶锅、二袋糌粑、一些茶叶和酥油便成为其生活之资 。 当肢体麻木、神思困倦时 , 喝一碗浓茶 , 令其气脉运转、倦意全消 。 密宗认为、在修习最高级的无上瑜咖方便道时 , 食物能帮助“摄界归脉” , 打通全身脉结 , “生出乐、明、无分别的境界” 。 ⒁因此静修僧喝浓茶的行动 , 又具有“以欲乐为道”的宗教奥义 。 藏族最随便的饮茶者是那些出行在外的人(如驮帮) , 他们走到哪里 , 就在哪里支锅烧茶 。 藏族最潇洒的饮茶是在“耍坝子”、“逛林卡”之时 , 人们或全家老少 , 或三五亲朋在草坪上、松林间搭起鲜艳的布帐后 , 呷一口香茶润润喉咙便引吭高歌 。 3、茶之礼 历史文化的陶冶 , 使藏族成为一个极讲究礼仪的民族 , 有关茶之礼更是不胜枚举 。 日常饮茶 , 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公众场合 , 讲究尊卑有序 。 在家中 , 煮好茶必先斟献于父母、长辈 。 对于尊敬的客人 , 主人要当面用清水将碗再洗一遍 , 揩干 , 然后再斟茶捧献于前 , 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 客人喝一口 , 主人立即又为其斟满 , 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喝 。 亲朋好友、邻居生病或出行 , 人们要送上一壶滚烫的酥油茶 , 前往看望或送行 。 藏族婚丧嫁娶都必用茶 。 订婚时 , 嫁妆中 , 都得有茶 , 茶的多少成为女家财富的象征 。 婚宴中更离不了茶和酒 。 生了孩子后 , 同村的人和亲戚都要带上茶和酒、酥油等前来祝贺 , 客人进屋先给婴儿献哈达 , 祝福吉祥 , 随即向产妇敬茶、献酒表示慰问和敬意 。 孩子满月出门拜佛前 , 要先将家中茶锅上的锅烟子抹点在婴儿鼻上 , 据说这样就不会被魔鬼看到 。 藏族葬俗要作七七四十九天法事 , 每日要以酥油茶款待作法事的僧人和来客 。 寺庙中饮茶更有严格的规矩 。 集体饮茶时在大殿内依僧职高低、修习等级 , 按序坐下 , 由司茶者依序给每人斟满一碗 , 喝完后将碗略向前伸 , 候司茶者再来倒满 , 饮者不能出声 , 不能东倒可歪 。 集体所饮茶的来源一是本寺发放 , 二是施主布施 , 后者称为:“熬茶” 。 熬茶者有政府官员 , 也有富商 , 清代每任驻藏大臣均要定期向三大寺 , “熬茶” 。 “熬茶”者有亲自前往的 , 也有折款交给寺庙由寺代办的 。 这种集体饮茶和“熬茶” , 给每个僧人分配的茶要平均 , 如果锅内有剩余而又不够每人一碗 , 贝宁可将茶倒掉 , 也不让有人多吃多占 。 ⒂4、茶之具藏族茶具讲究美观、实用并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 。 茶锅:多为铜质 , 解放后使用铝锅的也多了起来 。 茶锅大者口径盈丈 , 是寺庙中集体熬茶所用 , 如阿坝草尔底寺现存三口大锅 , 每口均可容五百多担水 , 倒水舀茶均须用梯子上下;小者口径不到一尺 , 主要是家庭使用 。 铜锅造型别致 , 圆口 , 圆腹 , 圆底 , 与宗教法器之弧形线造型一致 。 【二 藏族茶文化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