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我国各民族的饮茶习惯

苗族的八宝油茶汤
居住在鄂西、湘西、黔东北一带的苗族 , 以及部分土家族人们 , 有喝油茶汤的习惯 。 他们说:"一日不喝油茶汤 , 满桌酒菜都不香" 。 倘有宾客进门 , 他们更为用香脆可口 , 滋味无穷的八宝油茶汤款待 。 八宝油茶汤的制作比较复杂 , 先得将玉米(
煮后晾干)、黄豆、花生米、团散一种米面薄饼)、豆腐干丁、粉条等分别用茶油炸好 , 分装入碗待用 。
接着是炸茶 , 特别要把握好火候 , 这是制作的关键技术 。 具体做法是放适量茶油在锅中 , 待锅内的油冒出青烟时 , 放入适量茶叶和花椒翻炒 , 待茶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 , 即可倾水入锅 , 再放上姜丝 。 一旦锅中水煮沸 , 再徐徐掺入少许冷水 , 等水再次煮沸时 , 加入适量食盐和少许大蒜、胡椒之类 , 用勺稍加拌动 , 随即将锅中茶汤连同佐料 , 一一倾入盛有油炸食品的碗中 , 这样就算把八宝油茶汤制好了 。
待客敬油茶汤时 , 大凡有主妇用双手托盘 , 盘中放上几碗八宝油茶汤 , 每碗放上一只调匙 , 彬彬有礼地敬奉客人 。 这种油茶汤 , 由于用料讲究 , 制作精细 , 一碗到手 , 清香扑鼻 , 泌人肺腑 。 喝在口中 , 鲜美无比 , 满嘴生香 。 它既解渴 , 又饱肚 , 还有特异风味 , 是我国饮茶技艺中的一朵奇葩 。
回族苗族的罐罐茶
住在我国西北 , 特别是甘肃一带的一些回族、苗族、彝族同胞有喝罐罐茶的嗜好 。 每当走进农家,只见堂屋地上挖有一口大塘(坑) , 烧着木柴 , 或点燃炭火 , 上置一把水壶 。 清早起来 , 主妇就会赶紧熬起罐罐茶来 。 这种情况 , 尤以六盘山区一带的兄弟民族中最为常见 。
喝罐罐茶 , 以喝清茶为主 , 少数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核桃仁、食盐之类的 。
罐罐茶的制作并不复杂 , 使用的茶具 , 通常一家人一壶(铜壶)、一罐(容量不大的土陶罐)、一杯(有柄的白瓷茶杯) , 也有一人一罐一杯的 。 熬煮时 , 通常是将罐子围放在壶四周火糖边上,倾上壶中的开水半罐 , 待罐内的水重新煮沸时 , 放上茶叶8-10克 , 使茶、水相融 , 茶汁充分浸出 , 再向罐内加水至八分满 , 直到茶叶又一次煮沸时 , 才算将罐罐茶煮好了 , 即可倾汤入杯开饮 。 也有些地方先将茶烘烤或油炒后再煮的 , 目的是增加焦香味;也有的地方 , 在煮茶过程中 , 加入核桃仁、花椒、食盐之类的 。 但不论何种罐罐茶 , 由于茶的用量大 , 煮的时间长 , 所以 , 茶的浓度很高 , 一般可重复煮3-4次 。
由于罐罐茶的浓度高 , 喝起来有劲 , 会感到又苦又涩 , 好在倾入茶杯中的茶汤每次用量不多 , 不可能大口大口地喝下去 。 但对当地少数民族而言 , 因世代相传 , 也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
喝罐罐茶还是当地迎宾接客不可缺少的礼俗 , 倘有亲朋进门 , 他们就会一同围坐火塘边 , 一边熬制罐罐茶 , 一边烘烤马铃薯、麦饼之类 , 如此边喝酽茶、边嚼香食 , 可谓野趣横生 。 当地的民族同胞认为 , 喝罐罐茶至少有四大好处: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