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他17岁去南洋打工,1895年回国办葡萄酒厂,成为国内葡萄酒创始人( 三 )


当其他商店因货少而脱销时 , 他适时高价抛出这批鱼干 , 结果为老板赢得了大笔利润 , 因此 , 老板对他刮目相看 。 这一年 , 老板有事回国 , 便把商号托付给张振勋 。 他经营有方 , 年底结账时 , 获纯利5万余盾(荷属东印度的货币单位 , 相当于今天的印尼盾) , 比老板亲自主持商号时赚得还多 。 其间 , 有人教唆他说:“既然老板不在 , 你又赚了大钱 , 何不卷款而去呢?”张振勋严肃地对那个人说:“受人之托 , 忠人之事 , 何况老板还是我的衣食父母呢?如此勾当 , 君子不为也 。 ”老板回到巴城后 , 闻知此事 , 越发器重这个年轻人 。 他不但给张振勋加了薪水 , 而且劝他寻机自行创业 , 并真诚地表示到时将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
后来 ,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 , 张振勋离开了这家土产商行 , 辗转于当地华侨商号间 , 做跑街、经纪人、管账先生 。 由于他才华出众、为人诚恳 , 加上那个福建老板的帮助 , 各家商号都乐意为他提供“打工”锻炼的机会 。 他也因此长了见识 , 结交了一批有经验、有财力的朋友 , 而且手头也存下了一笔钱 , 这就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一位姓陈的纸行老板见张振勋精明能干 , 就主动聘他做管账先生 。 张振勋不仅把账管得井井有条 , 而且在空闲时还帮助小伙计干活 。 由于他有竹器制作手艺 , 所以干起包装篾笼箱包的活来得心应手 , 从而为陈老板减少了纸张的损耗 , 节约了成本 。 陈老板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后生 。 陈老板已年过六旬 , 膝下无子 , 只有一女 , 名叫陈兰香 , 与他相依为命 。
此时 , 他常常为无子孙继承自己创下的这份产业而发愁 。 他见张振勋相貌英俊 , 办事细心 , 就有心招他为婿 , 一来自己的女儿有了终身依靠 , 二来自己的家产也后继有人 。 而且 , 他也觉察到 , 女儿对张振勋已情愫暗生 , 因为她常常借故接近这个年轻人 , 有时还替他缝洗衣服、端茶递水 。 既然女儿已钟情于他 , 而我也欣赏这个后生 , 招他为婿 , 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陈老板打定主意 , 就找来张振勋说明此事 。 张振勋一听 , 自是满心欢喜 , 说:“既然东家不嫌弃弼士出身卑微 , 弼士岂敢违背东家美意 。 只是终身大事 , 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可 。 待我修书禀告双亲 , 再给东家答复 。 ”陈老板招婿心切 , 笑一笑说:“我们离开故土亲人 , 来南洋谋生创业 , 备尝艰辛 , 委实不易 , 哪里还顾及这些繁文缛节 , 你就不必推辞了!”
张振勋闻言也就不再饶舌 。 陈老板见张振勋答应了这门亲事 , 大喜过望 , 当即选定良辰吉日 , 为女儿和张振勋完婚 。 不久 , 又让自己的女婿全权负责纸行的生意 , 自己则“退居二线” , 享起了清福 。 从此 , 张振勋告别了“打工”生涯 , 做起了老板 。
一年后 , 陈老板突发恶疾 , 骑鹤西去 。 陈家的数万家财自然为张振勋所有 。 由于纸行业赢利不多 , 少年时就立志创业的张振勋决心另起炉灶 , 待机谋求宏图大业 。 他和妻子商量后 , 关掉纸行 , 开设了一家酒店 , 经销各种美酒 。 张振勋由此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 ,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和苦心经营 , 他终于成为拥资千万的超级富豪、清末民初著名的华侨富商 。

三、华侨首富酒店开业之后 , 由于张振勋善于经营 , 几乎每天都顾客盈门 。 张振勋一面卖酒 , 一面广泛结交各方人士 , 特别注意向富有经验的华侨商人虚心求教 。
有一天 , 一位面容清癯、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来到张振勋的酒店 。 张振勋见了连忙上前把老者迎到雅间坐下 , 沏上一杯香茗 , 拿出一瓶上等好酒 , 又请自己的夫人亲自下厨炒几个拿手好菜 , 给他下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