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龚振奋:从厨26年,走南闯北,对粤菜初心不变

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 “年轻的时候 , 我就想多出去见识一下 , 全国各地去走一走 , 看一看各地的菜系 , 丰富自己的认知 , 于是我带着自己的所学北上 。 在外多年 , 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 但我始终坚持一点 , 我是粤菜师傅 , 我的作品一定要坚守粤菜本味 , 绝不脱离做粤菜的本质 。 ”
在接受红厨网采访人员采访时 , 海龙阁酒家出品总监龚振奋回顾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 情不自禁地发出自己的感慨 。
十六少年郎 , 一心一意入厨房
“我打小就一直都很向往做餐饮 , 所以初中毕业后 , 我的第一选择就是做厨师 。 ”龚振奋回忆自己入行的初衷 , 如是说道 。
1996年 , 年仅16岁的龚振奋在朋友的引荐下 , 进入广州的海珠酒店工作 。 从此 , 龚振奋和厨师二字便一直牢牢地系在一起 。
不过 , 把喜欢变成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三年时间里 , 龚振奋从水台到打荷到砧板 , 不断夯实自己的基本功 。 说起那段日子 , 他直言 , 每天最害怕的事情是被师傅骂 。
“我入行的第一个师傅是女厨师 , 她非常严格 , 脾气也很暴躁 。 我学砧板时 , 师傅说菜切不好 , 就去外面买个尺子来量着切 , 直到切好为止 。 当时每个厨房有6个冰箱 , 36个柜 , 我必须记住每一个柜里的食材及到货的先后顺序 , 一旦出错就要受罚 , 挨骂 。 ”
龚振奋说 ,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 就是有一次他河粉没有炒好 , 师傅直接将整锅河粉倒在案板上 , 让他自己用手全部捡起来 , 尝味道 。
“我当时感觉非常受挫 , 自尊心也备受打击 , 我完全不想干了 。 但冷静下来后 , 觉得做人一定要有一个硬性的标准 , 既然选择了 , 哪怕再辛苦 , 还是要努力坚持 。 ”
在不断受挫的过程中 , 龚振奋更加用心去学习 , 提升自己的技艺 。 当时 , 粤菜厨师十分吃香 , 不少外地餐企为了招到粤菜师傅 , 不惜到处高薪挖人 。 薪水高 , 待遇好 , 还能快速晋升 , 在这样的诱惑下 , 许多基本功还没打牢的粤菜厨师 , 按捺不住浮躁的心 , 开始跳槽做大厨 , 甚至有的自立门户接场子 。
当时 , 年仅19岁的龚振奋也收到邀约 , 但他并未心动 。 他认为基本功都没练扎实就想一步登天 , 是对这一职业的亵渎 , 所以他还是选择跟着师傅继续历练 。 经过几年的磨砺后 , 龚振奋终于练就了一身厨艺 。 这时 , 龚振奋得到了一个可以出省的机会 , 他心动了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趁年轻要多出去走走 , 看一看各地的菜系 , 增加自己的见识 , 这也是为未来做积累 。 这是龚振奋当时面对机会时的想法 , 彼时外省的粤菜师傅薪水也相对更高 , 这对于已经成家的龚振奋来说 , 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养家是再好不过的 。 再三权衡之下 , 他选择带着自己所学北上 , 而这一去就是8年 。
8年的时间里 , 他遍访了北京、河北、江苏等地 , 并先后在各大酒店任职 , 从主管升为总厨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也结识了许多其他菜系的朋友 。 通过与同行交流 , 他仔细研究每个菜系的特点、做法 , 希望从中汲取更多做菜的灵感 , 同时也努力推广着粤菜文化 。
但这个过程其实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 期间他遇到过许多棘手的情况 , 比如很多人对粤菜存在偏见 , 认为粤菜就是清淡、无味的代表 。 对此 , 他通常会通过菜品来矫正这些错误的观点 , 向食客普及粤菜常识 。
不断输入和吸收的过程中 , 龚振奋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巅峰期 , 不少知名的酒店餐厅都向他抛出橄榄枝 。 这时 , 龚振奋却突然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 回广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