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林|手工制饼留住情怀,这家老字号饼店藏着公明人记忆中的老味道
公明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街镇 , 其中的饮食文化更是历史悠久 。 坐落在公明老街一隅 , 在两排骑楼式商铺建筑中 , 有一家看似不起眼 , 却传承着百年技艺的“老字号”饼店——新光饼家 , 在公明知名度颇高 , 深受当地居民欢迎 , 而新洸月饼制作技艺也于2020年正式列为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新光饼家创设于1988年 , 距今已有33年历史 。 当时从公明供销社茶楼学成归来的陈太林 , 成为了新洸月饼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 , 并在公明墟开了如今这家新光饼铺 。 2007年 , 陈太林的儿子陈志成从父亲的手中接过“接力棒” , 成为了新洸月饼第四代继承人 。
文章图片
“我一出生就在饼店 , 别人小时候玩泥沙 , 我就玩面粉 , 别人小时候丢沙包 , 我就丢面团 , 我就是在面粉堆、饼堆里长大的孩子 。 ”陈志成向采访人员说道 , 2000年刚从大学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他一开始并不想回饼铺“接班” , 但受到父亲的感染和从小的耳濡目染 , 2004年 , 陈志成决定回到新光饼铺当学徒 , 师从其父陈太林 , 继承了饼铺事业 。
三十多年时光的淘洗中 , “纯手工”是新光饼家每一代人矢志坚守的“传统” 。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 , 为什么不用机器批量生产呢?”陈志成说 , 此前有不少人这样问过父亲 , 但父亲始终坚持用“人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月饼 , 因为他觉得月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食 , 不仅要有好风味 , 更要有情怀加持 , 让大家在每一口新洸月饼中都能吃出公明人的“记忆”与“传承” 。
文章图片
坚持手工传承是陈家人发扬事业的初心 , 但事业的做强做大自然离不开制饼师傅过硬的功力与经验 。 采访人员随同陈志成来到位于公明街道下村工业区新洸酒楼2楼的新洸月饼生产车间 。 未进其门 , 先闻其香 , 浓郁的饼香味扑面而来 , 丝丝甜味沁入心扉 。 “入厨光夺霜 , 蒸釜气流液” , 生产车间内 , 几十名师傅在手工“流水线”上正干得“火热” , 揉面、配馅、扯皮、包馅料、按压成型 , 流程清晰 , 衔接流畅 。
【太林|手工制饼留住情怀,这家老字号饼店藏着公明人记忆中的老味道】据陈志成介绍 , 新洸月饼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 , 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 , 时间跨度虽大但新洸月饼的制作工序、手工技艺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 车间里的很多师傅也都是跟了他父亲30多年的老师傅 , 对制饼的力道、配馅的比例、蒸烤火候的掌握都十分精准 , 这也使得新洸月饼一直保持着最初的味道 。
文章图片
新光饼家的招牌是金华火腿月饼 , 亦入选了光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后来为应对市场竞争 , 迎合时代发展 , 陈志成的父亲陈太林创新推出了酥皮冬蓉翅蛋黄月饼 。 “为了推出新口味月饼 , 爸爸那段时间就把自己泡在各大市场、采购中心 , 沉心琢磨可以用来做月饼的食材 。 ”陈志成说 , 经过多次试验 , 陈太林发现用冬瓜制成冬蓉 , 与蛋黄一起入馅 , 最能碰撞出舌尖上的美味 , 这样制作出来的月饼 , 清香可口、酥脆爽滑、口感丰厚 , 令人百吃不腻 , 对广东的中秋天气最适合不过 。
酥皮冬蓉翅蛋黄月饼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 每年都有“揾翻来”的回头客想要“解解馋” , 如今也成为了新光饼家的另一招牌 , 每年6月到9月销售旺季时 , 一天最多能卖出近10000个月饼 。
推荐阅读
- 清炒南瓜|做南瓜饼,不要只会加糯米粉,多放1味料,更香更软不粘牙
- 烙春饼|这样做的春饼,皮薄如纸还不容易破,一招搞定,家里人都夸厉害
- 南瓜吐司|迷你版南瓜小饼,一个一口真过瘾,平底锅就能做!
- 死面|想烙饼柔软又筋道,放凉不发硬?和面是关键,老师傅教你正确做法
- 少油|这饼真好吃,只因用了它揉面,少油少糖,吃得健康,女人吃更好!
- 土豆丝饼|教你轻松做出快速早餐饼,香煎土豆丝饼,即方便又好吃
- 糯米粉|天冷试试这早餐,比煎饼健康,比包子香,5分钟搞定,又香又糯!
- 内蒙古|馍与饼厨匠之王争夺赛即刻打响!四位大厨一决高下,哪种麦香更抓住你的胃?
- 酵母粉|烙饼时,直接烙是不对的,多加这一步,饼柔软又起层,30秒出锅
- 千层芝士肉饼|餐桌上最有人气的家常菜之酥皮千层芝士肉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