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潮汕盐鸿“薄壳米”,壳薄肉鲜甜,你吃过吗?


酱油|潮汕盐鸿“薄壳米”,壳薄肉鲜甜,你吃过吗?
文章图片
酱油|潮汕盐鸿“薄壳米”,壳薄肉鲜甜,你吃过吗?

薄壳 , 是潮汕特有的海贝类产品 。 薄壳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 , 在广东 , 主产于潮汕一带 。 一到农历七月就开始长膘的薄壳 , 虽然不过花生仁大小 , 但肉质细嫩 , 味道鲜美 。 连美食家蔡澜先生也曾评价薄壳“享受这道菜 , 是碗底剩下的汤汁 , 没有其它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 。 ”澄海区盐鸿镇是远近闻名的“薄壳米”之乡 , 有着上百年的加工制作传统 。 据介绍“薄壳米”的制作过程较为繁杂 , 需经过“脱丁”、“浸漂”、“打米”、“捞米”、“捞壳”、“装篓”等多道工序 , 其中 , “打米”环节至关重要 。



盐鸿处于澄海区的东北部 , 位于潮安/澄海/饶平三地交界地带 。 2016年人口已经突破5万人 。 除了生产薄壳米 , 盐鸿镇还种植有林檎/木仔/杨桃/青枣/番茄仔/火龙果/西芹等水果和蔬菜 , 养殖业包括了鱼虾蟹还有牛蛙 。 工业包括了环保/包装/不锈钢/电镀/玩具等多个行业 。 古往今来 , 盐鸿镇人对薄壳的野生捕捞 , 人工养殖 , 采捞加工和煮熟脱壳有悠久历史 , 积累和改革了熟练的潜水采捞技术和加工工艺操作方法 。 薄壳米 , 顾名思义 , 就是薄壳制作而成的 。 薄壳 , 又名海(虫间) , 学名“寻氏肌蛤” , 因壳薄故而称为薄壳 , 属贝类海产品 , 生长繁殖在浅海湾的滩涂中 , 有野生的和人工放养的 , 常成片粘连在一起 , 用足丝粘附在泥沙石上 。 盐鸿薄壳米 , 确切的来说应该是盐灶薄壳米 , 现在很多人看到薄壳米就会联想到盐鸿 , 盐鸿是生产薄壳米的地方 , 但不是薄壳米养殖的地方 。 聪明的盐鸿人拥有这项独特的拍薄壳技能 , 再加上自2009年开始创办的“汕头澄海盐鸿薄壳美食文化旅游节” , 越来越多的人来盐鸿品尝薄壳宴 , 希望盐鸿薄壳米這一特色的第三产业能够更好的带动我们盐鸿镇的经济发展 , 能够形成产业链 , 让更多的盐鸿人受益 。


薄壳要经过“脱丁”、“浸漂”、“打米”、“捞米”、“捞壳”、“装篓”等多道工序才能变成薄壳米 。 其中“脱丁”、 “打米”是薄壳米制作中最难两步 。 打薄壳米难 , 就难在力度和火候的把握上 。“脱丁”也就是把薄壳和足丝、泥沙通过竹尺长时间搅拌分离的过程 , 使足丝脱离虫肉 。 薄壳外壳薄 , 一捏就碎 , 而老师傅能在这过程中将三者分离开来而不伤及薄壳 。 “打米”又是难在对火候的把握 , 师傅们把八根小竹交叉绑成“前四后四”钉耙状 , 在大锅内匀速来回翻搅 , 壳肉不久后便能分离 , 在当地有不少人能做到这步 , 但要薄壳肉保持鲜甜 , 又是另一考验 , 关键在于火候的把握 , 火候猛 , 薄壳米缩成一团 , 肉 汁尽失 , 卖相味道全无也无好产量 , 火候微 , 壳肉分离速度慢 , 搅出来可能碎壳过多 。 而肉肥的薄壳老师傅平均一斤能搅出三两以上的薄壳肉出来 , 在火候的把握上全凭以往经验的积累 , 好品质的薄壳米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出 。


【酱油|潮汕盐鸿“薄壳米”,壳薄肉鲜甜,你吃过吗?】在盐鸿 , 过去的传统吃法早已无法满足现在的人们 , 创新薄壳吃法“薄壳宴”诞生了 。 “薄壳鸡”、“芋头薄壳米”、“薄壳米粿”、“薄壳米爽”、“薄壳米煲” 。 虽说吃法已被开发众多 , 但其实吃薄壳米不需要开发这么多复杂菜品 , 薄壳米的最好搭档是小葱或嫩韭菜 。 薄壳米老少皆宜 , 价廉物美 , 深受海内外潮汕人的喜爱 。 潮汕人家早餐喜欢将薄壳米蘸普宁豆酱作为小菜配吃白米粥 , 更加美味 , 增进食欲 。 小伙伴们 , 潮汕盐鸿“薄壳米” , 壳薄肉鲜甜 , 你吃过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