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砌坎保土旧茶园大多处于高山陡坡地带,丛播稀植,多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茶根裸露,土壤瘠薄,养地和用地严重地处于入不敷出状态 。 安徽省黄山茶区结合森林抚育用树枝或作物稿秆,沿等高线打桩,修成拦泥坝;四川茶区类似的做法称作摘盖,就地取材,用石块、泥垡或草皮砖筑梯 。 同时,按新茶园的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加强水土保持 。 有草源的地方,割草铺园,既保土,又保肥、保温,防治杂草,活化养分,提高肥力,此项已成为日本茶园现行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 。
(2)深耕施肥种茶前未曾深翻或开垦时深挖不够或土质特别粘重的,要通过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来创建深厚肥沃耕作层 。 这项措施,最好在改树前进行(兼有更新根系的作用),一般深耕30厘米以上,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担,磷肥50-80斤 。 单行梯级茶园于茶行内侧作业,尽量做到表土和底土置换,使其进一步熟化,增进肥力 。
考虑到深耕必然要损伤部分根系,为兼顾土壤改良与根系更新,选择适宜的时期是重要的 。 一般在地上部更新后的九至十月份较好,能尽快地促进断根愈合与新根生长 。
(3)加培客土对于土层特别浅薄,石砾多,肥力差,土壤流失严重的低产茶园,必须添加客土,培厚土层 。 客土应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土,如森林表土、塘泥、水库泥等 。 此外,可视茶园土壤质地情况,采用粘土掺砂,砂土加泥的办法,改善土壤结构 。 抽糟换土是湖北茶农的经验,对一部分土壤瘠薄的低产茶园,在茶对行间,沿树缘垂直掘一条深40厘米、宽50厘米的沟(视茶树幅度而大小),取出的土置于沟上热化,新土填入沟中,实行园土逐步交换 。
3、园相改造
改变分散地块,退出间作,建立专业茶园,是改造园相的重要内容 。 近年来,各地又探索了改造低产茶区的新经验,如浙江省洪岙、下徐两个大队,以四改(改树、改土、改园、改管)为中心,推行三个一批的改造部署,即着重改造、提高一批专业茶园,积极创建一批高标准的新茶园,淘汰一批不宜种茶的平地、陡坡茶园 。 三者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发展一批是前提,利用低山、近山、缓坡集中成片,土层深厚的地带,严格掌握技术要求,开辟等高、宽幅、窄幅条列式新茶园,为全面改造低产茶区,奠定增产基础 。 浙江镇海县洪岙大队是个老茶区,1964年前没有新茶园,那时,176亩老茶园共产干茶60担,单产仅34斤 。 1964年起抓发展,1971抓改造(包括淘汰),至1977年生产茶园近200亩,产干茶487担,单产提高到240斤,十三年中茶园面积增加13.6%,产量却增长了五倍以上 。 改造一批是重点,改造必须因地、因树制宜,周密计划,措施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全面观点和长远打算 。 先易后难,分年分批安排 。 改造速度既要积极,又要尽可能地不减当年收益 。 该大队每年履行0-30亩,占应改造茶园的11-17%,六年初步完成了低产园的改造 。 淘汰的是平地、洼地(茶地积水,茶树因湿害生长不好)、果茶间作和30度上陡坡的低产茶园 。 茶树退出后种粮或还林,使粮、茶、林各得其所 。 浙江建德县下徐大队400亩老茶园,1965年亩产干茶24斤,1967年后抓发展,1969年后抓改造(包括淘汰),至1973年该改造的240亩(占总面积的60%)全部改好,1976年生产茶园仍为400亩,但茶叶单产却提高到145.6斤,八年改造,八年连续增产,与此同时,还田50亩,还林130亩,也促进了农林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