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哲学( 三 )


同理 , 中国的“道”之建构 , 与基督教的上帝及其“天国”之建构相比 , 至少具有三个不同的特点 。 第一 , 虽然两者都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理想目标 , 但其内涵不一样 。 基督教的理想目标 , 是指人格化神即上帝为首的理想社会 , 也称“天国” 。 在这个“天国”里没有人世间的一切苦难和罪恶 。 而“道”作为理想目标 , 是指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和具有“回天”之力的功夫 , 人只要达到这种境界和具有这种功夫 , 作为统治者可以使全社会消除苦难和罪恶 , 作为个人则可以使自身免除苦难和罪恶 , 变成如庄子所说的“至人”、“真人”、“神人”或孔子的“圣贤”、“君子” 。 第二 , 虽然两者都要求超越现实世界 , 但对现实世界的性质及其与理想目标的关系所作的理解不同 。 在基督教看来 , 现实世界是一个苦海 , 充满罪恶 。 因为 , 作为现实世界主要成员的人 , 是带着“原罪”出生的 。 因而现实世界与“天国”不仅原则不同 , 而且有一条完全隔离的鸿沟 。 儒道佛也认为现实世界充满了苦难和罪恶 , 但这样的苦难和罪恶的发生 , 并非人生而有“原罪”所致 , 而是原本与“道”一体化的人 , 在“礼乐”文化带给人异化的情况下 , 使人脱离“道” , 与“道”隔离所致 。 老子所言“为学日益 , 为道日损”(四十八章) , 即此之谓也 。 此外 , 老子不仅不承认人有“原罪” , 而且认为 , 未脱离“道”的人 , 也是“道”的整体之一端 , 如他所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 域中有四大 , 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 。 第三 , 基督教把人的理想归宿 , 放在死后进“天国”;而儒道则把人的理想归宿 , 放在消除苦难和罪恶的现实世界 , 使人返朴归真 , 或进入大同世界 。 在老子、孔子的思想里 , 根本不存在人死后可以进入的彼岸世界 。 因此西方是重死和苦生 , 相反 , 中国则是轻死(或重生)乐生 。
由道出发 , 整个中国古代哲学 , 其思维方式是以直觉体悟式思维为特点 , 很少象西方哲学那样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 , 深思熟虑地考虑现象与本体的关系 , 并按照逻辑推理而展开系统性的论述 。 中国哲学著作大多是一些精粹格言式的论断组合 , 过多地凭藉自身的内省和顿悟去意会对象 , 其特点是言简意赅 , 富于辨证法 , 但缺乏实验性的求证 , 表现出一种直觉思维的特点 。 有的论著文字十分简约 , 颇具神秘色彩 , 以致后人对其解释往往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 聚讼不已 。
直觉思维的特点是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自发性 , 它不是靠逻辑推理 , 也不是靠思维空间、时间的连续 , 而是思维的突然领悟和全体把握 。 这正是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 。 就是说 , 它不是以概念分析和判断推理为特点的逻辑思维 , 而是靠灵感 , 即直觉和顿悟把握事物本质的非逻辑思维 。 这当然不是说 , 它不运用逻辑思维 , 而是说 , 它不是自觉地或有意识地运用逻辑思维 , 而是把直觉作为认识本质、本体的主要方式 。
就体验的实际内容而言 , 儒道佛之不同在于 , 儒家提倡伦理本体 , 道家提倡自然本体;儒家重视群体意识 , 道家重视个体意识 , 一句话 ,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一面 , 道家强调人的自然性一面;但是 , 道家所说的自然 , 并不是感性的自然 , 而是本体化的自在自为的存在 , 这一点为后来的儒家所吸收 。 由此可见 , 儒道的对立并不是绝对的 , 不相容的 , 而是互相吸收、互相补充的 。 就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而言 , 二者都主张“体道” , 因而都属于体验型思维 。 同样 , 佛教哲学的思维 , 除唯识宗对意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 其他各大宗派都很重视内心体验 , 禅宗就更加明显 。 佛教一般主张“无情” , 这主要是指世俗之情和伦理道德情感 , 但是另方面它又提倡宗教情感及其体验 , 有些宗派进而提出有情之人皆有佛性以及“平常心是道”等学说 , 并不否定七情六欲的存在 , 这已经具有世俗化的倾向;至于佛教的静坐、禅定、数息之类 , 实际上正是宗教体验的重要方法 , 其最高成就则是达到“无思之思” , 这也是一种最高体验 。 但是儒、释、道都追求内心与外物 。 本质与现象的深融统一 , 这是中国古代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 只有把心与物 。 道与象综合起来 , 作统一的体察 , 这样才能接近世界的本体 , 掌握世界的真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