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唐茶畅想】二、大量中、低档茶叶的产生是茶叶生产的必然结果
就现有乌龙茶市场前景而言, 只有把发展“高山优质乌龙茶”和开发中、低档茶叶市场相结合, 才是明智的选择!大量中、低档茶叶的产生是茶叶生产的必然结果, 也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
从制茶的技术水平看:我县现有茶农, 多系八十年代茶叶兴衰的幸存者, 一部份是九十年代才加入茶业行列, 在我县也算是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营销经验较丰富的群体 。 也能加工出售价上百元的高档茶, 但其比例极低, 不能代表我县茶业的整体水平 。 我县现产茶叶平均销价还不足9元/斤, 若扣除绿茶, 特别是“明前茶” 。 那么, 乌龙茶的平均价肯定远低于9元/斤 。 这就说明, 我县大部份茶农, 乌龙茶制作水平不高, 管理、营销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 而绿茶掺石膏粉、乌龙茶掺煤渣, 这种掺假使杂的丑恶现象, 在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 如此提高茶叶生产效益, 无异于饮鸩止渴, 何谈创品牌?若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外来经营者身上, 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也不太现实 。 所以, 指望在短期内, 经营5万亩新垦茶园的茶农, 在技术、管理和营销能力达到中、上水平, 只能是个良好的愿望 。
从茶叶的生产与销售市场来说:五年计划新垦茶园5万亩, 加上原有茶园1.7万亩, 时有茶园6.7万亩;就按现有我县茶叶单产52.94公斤/亩计, 届时我县将年产茶叶7万担左右 。 要用年产7万担、平均价10元/斤左右的低档茶, 去争夺仅占世界茶叶产销量1%、竞争又如此激烈的乌龙茶市场, 无异于天方夜谭 。 若真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意味着, 我们不得不把“安溪铁观音”作为竞争对手, 并在短期内赶超他们?这无异于“赖蛤蟆想吃天鹅肉”!我想最乐观的结果, 也只能是吃一些“安溪铁观音”的“残羹剩饭”而已!换句话说:只把新垦5万亩新茶园的市场定位在“优质乌龙茶”上是难以实现的!
就茶叶生产的品质构成而言, 在茶业发展的初期, 在管理水平较低时, 高、中、低档茶叶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在将来茶叶生产稳定后, 管理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 高、中、低档茶叶的结构也是“梭”形的;也就是说, 管理水平较低时, 生产大量中、低档茶;管理水平较高时, 也要生产大量中档茶 。 在此过程中, 将优质茶青直接销售, 或者将加工的优质乌龙茶通过安溪渠道销售, 无疑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也可从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已的制作水平 。 这些高档茶青也好, 高档成品茶也罢, 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 然而, 那些夏、秋以及春末生产的大量中、低档茶, 其产品销路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愁嫁”的重点 。 这也是大田茶业发展成败的重中之重, 是“不可不察也”的核心问题 。
充分了解我县发展茶业的优劣势, 分析竞争对手的长短处 。 是为了“知已知彼”、“扬长避短” 。 从而制定出切合实际, 又有发展潜力的战略目标 。 并不是为无能找借口, 为退却找根据 。 我县拥有发展茶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已有史可证, 也是各界的共识 。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 我县在发展茶业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文经济、技术技能、管理经验、营销渠道等诸因素上的劣势 。 我想只有在“知已知彼”的基础上, 才能“扬长避短”, 才能“百战不殆” 。 重大的产业决策, 只有建立在“先胜而后求战”的基础上, 才是科学与合理的 。 而“先战而后求胜”的作法, 其后果是危险与可怕的 。 为此, 我们己经交了太多的“学费”了!
当然,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 谁也无法对市场作出绝对正确的预测 。 但了解茶业生产的过去、分析茶业市场的现状、把握茶业发展的趋势, 是决策前所必须做的前期工作 。 正所谓“兵者, 国之大事 。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 对我县茶业发展的市场定位问题, 应该多加探讨, 多听各方意见 。 尽管“苦口”不一定就是“良药”, “逆耳”也并非都是“忠言”, 然“偏听则明, 偏信则疑” 。 就算没有益处, 起码是不会有害处的 。
推荐阅读
- 茶苗地膜覆盖法繁育技术
- 小种红茶采制工艺
- 盛唐茶文化论
- 福建名优茶
- 含五代 唐茶具
- 福建茶叶企业发出行业自律公约
- 话说武夷岩茶
- 福建乌龙茶的品饮基本要领
- 唐茶文化论
- 怎么正确辨别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好与坏